袁紹麾下的謀士以八人為主田豐、沮授、審配、逢紀、荀諶、郭圖、辛評、許攸。這些人,即便是在群星閃耀的漢末三國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評論區
“八梁四柱八個謀士,四大將軍”
“在袁紹麾下真是可惜了。”
“更可惜的是他們都比較愚忠,寧愿為袁氏基業陪葬,也不愿投靠曹操。”
其中荀諶、郭圖、辛評、許攸、逢紀五人是河南人,為了躲避董卓的亂軍才投奔冀州。審配、田豐、沮授則是冀州當地人,他們支持每一位冀州之主,因來歷不同,兩方人互看不順眼。
評論區
“田豐是冀州巨鹿人,他是因為袁紹成為冀州牧,才投入他的麾下。”
“是的,誰在冀州主政,田豐就為誰效忠。”
“他舉茂才成為侍御史,為人正直敢言,因為憤恨宦官當道,賢臣被害,棄官歸家。”
“他做過韓馥的幕僚,因為說話不討喜,不得韓馥重用。”
“田豐投靠袁紹后,為他出謀劃策,消滅公孫瓚,平定河北,雄踞四州”
“官渡之戰前夕,田豐提議趁著曹操攻打劉備的時機,立刻出兵襲擊許都,袁紹卻借口兒子生病,不肯發兵。”
田豐有遠見卓識,但卻不得袁紹重用,他的謀劃終究是一場空。
評論區
“等到曹操打下劉備,回到許都,袁紹才出兵。許都兵力充足,田豐勸他堅守河北,聯合其他豪杰,做好充足的準備,騷擾河南,讓敵人疲于奔命,便可穩操勝券。”
“但袁紹覺得自己的計劃沒問題,不必等待,他要畢其功于一役”
“田豐多次勸諫,觸怒了袁紹,袁紹以擾亂軍心為名關押了田豐。”
劉邦“勸諫都聽不得,氣量也太狹小了。”
“田豐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他就是個謀士,卻想要替主公做主。”
“袁紹已經定下了大方向,他能做的就是想盡辦法幫袁紹達成目標。”
袁紹“天幕說的正合吾意”
田豐“主辱臣死,怎能看著主公陷入危機而置身事外。”
“雖然袁紹也不會聽就是了。”
袁紹
“這就是古代文人的風骨,為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袁紹采納臣下的意見不是看意見對錯,而是看提意見的人合不合自己的心意。”
“官渡戰敗后,田豐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因為他說對了,若是留著他,豈不是顯得袁紹無能。”
“在逢紀等人的讒言下,田豐就這樣被處死了。”
“逢紀處處針對田豐,第一次進讒言讓田豐下獄,第二次直接殺了他。”
扶蘇“同為袁氏陣營謀士,哪里來的這么大的仇怨”
淳于越和李斯互相對視一眼,又嫌棄的移開目光。
長公子還是有些天真,為了利益,便是父子兄弟也能變成生死仇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