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動去發掘問題,等著問題找上他,那就是大問題了。
百姓之事無小事。
次日用完早飯,二人步行出城。
哥舒帶著伯景郁,想叫他沿著這田間地頭,看看百姓們日常播種,讓他自己問問百姓的收成,日子過得到底好不好。
一路行至書院,已經到了晌午。
從居安城到希望書院十里地,山下開荒的農田不少。
伯景郁注意到很多孩子在地里頭耕種,問哥舒“舅父,這些孩子不是應該在學院讀書嗎”
哥舒“你自己去問。”
伯景郁走上田埂,走向這些孩子,前頭帶頭的是一個老翁。
哥舒遠遠地看著,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今日的教導,讓伯景郁心中能有更多的感觸,讓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民生。
過了一會兒伯景郁從田里回來。
哥舒問他“有答案了”
伯景郁點頭“有了。”
讀書也不一定能夠跨越階級,但不代表讀書沒有用,他們讀書識字,起碼能教育好下一代,學習種地是為了養活自己,學習知識是為了豐富自己。
這個范圍一點點一點點地擴大,總有人能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的生活好過起來。
并不是說讀書跨越不了階級,就不去讀書。
哥舒“有人說過,跨越階級最好的辦法是取消階級。”
伯景郁“誰說的”
哥舒揚了一下下巴,“來了。”
一輛馬車出現在伯景郁的視野中,進了能看到,馬車檐上掛著帶有庭府字樣的燈籠。
“這就是百姓歌頌的庭大善人”伯景郁扭頭問。
誰料身邊已經空了,再看,哥舒已經往主路上走了。
伯景郁快速跟上。
剛到主路上,馬車上的簾子被掀開,仆從將板凳放在地上。
從車上走出一個年輕的男子,看著十六七歲的模樣。
哥舒琎堯伸手去扶他,“身體好些了嗎”
庭淵輕咳了一聲,“好些了。”
前兩日他們在河邊釣魚,突然下了一場雨,兩人都淋了雨,哥舒沒事,庭淵著了涼。
他看向哥舒琎堯身邊的年輕男子,面容英俊、身姿挺拔、儀態端莊,身上倒是沒什么書生氣,更多的是英氣蓬發,“這就是你說要給我引見的人”
今日一大早,哥舒便差人去府上傳消息,說是要給他引見一個人,讓他到書院一趟。
哥舒道“是,就是他。”
伯景郁也來到跟前了,他往庭淵身后看去。
庭淵不知道他在看什么,隨即下意識回頭,身后什么也沒有。
風吹起了馬車的風簾,車內空無一人。
伯景郁十分驚訝地問哥舒琎堯,“這就是百姓歌頌的庭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