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個換東西的集市,參與的人數這么多嗎”
小二看他們兩個是外地來的,說道“兩位客官有所不知,這易物集市是我們霖開城的老傳統了,善堂里有很多孩子逐年在長大,每年所需要的東西非常多,憑借通判一年的年俸,再怎么省吃儉用,也很難養活善堂的孩子,就更別說為他們更好的生活條件和讀書條件。”
“城中百姓見他夫妻二人養活善堂孩子實在不容易,便將自家小孩的用不上的玩具,學步車,嬰兒床,用剩下的筆墨紙硯等閑雜東西送到善堂去,讓他們可以挑著用,慢慢地善堂就積累了很多大家用不上的東西,這些東西堆積的多了也沒辦法處理,通判夫人就想這霖開城人口也不少,或許這家用不上的東西,那家能夠用得上,那家用不上的東西,善堂的孩子或許能夠用得上,就將東西全都記錄下來挨家挨戶地去問對方想要什么,能夠拿什么更換,然后幫助大家做調配,后來逐漸大家就養成了習慣,家里有什么東西閑置的就拿去善堂看看能不能換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就形成了這種集市,大家自由交易或者是捐贈給善堂,隨著善堂的孩子們長大離開善堂,有的賺了大錢回來幫襯的,善堂易物的名氣也就徹底打開了。”
聽完小二說的這些,庭淵覺得很有意思。這就像是跳蚤市場一樣,自由交易舊物。
庭淵問“那這易物集市什么時候開始,在哪里舉行”
小二道“明天一早你們可以去看看,出了門往右走有一棵槐樹,順著槐樹再往里頭走幾百米,就能看到一個廟,往常舉行小型廟會的地方,就是他們拿來做易物集市的地方,廟的后面就是善堂。”
伯景郁看庭淵很感興趣,提議道“那明日我們起早一些,一起去這個易物集市看看。”
庭淵點頭。
隔日他們起了一個大早,天剛剛亮就出門了。
出門前還擔心找不到位置,上街以前,街上不少人都往一個方向去。
伯景郁和庭淵跟著人流往前走。
“想不到來參加易物集市的人還挺多的。”
伯景郁“或許大家是想趁早,看看有沒有什么好東西可以換吧。”
越早到,能夠選擇的東西自然越多。
庭淵也是贊同,“或許吧。”
不過這也說不準,對別人有用的東西或許對你沒用,對你有用的或許正好是別人換過去的東西。
他曾經看過一個舊物互換的挑戰,國外的一個男子通過一枚回形針不斷地與人做舊物交換挑戰,最終換到了一棟二層樓的小洋房。
人與人之間門是不同的,也許對于普通人來說,一支能夠寫字的毛筆就是必需品,可對于一些富人來說,家里順手買來的幾兩甚至幾十兩銀子的茶具也會覺得毫無用處。
能否將哪些東西列為閑置物品,取決于這個人的購買力和經濟實力。
人數較少的時候或許會存在以低價換高價,可當人數足夠多的時候,選擇性也多了,這種以低換高的情況也會隨之減少。
跟著人群進入集市,在門口就有許多很大的募集箱子,有募集錢款的,也有書籍,毛筆,紙張一類的物品。
集會才剛開始不久,就已經有人往里面放了不少東西。
庭淵身上唯一有的也就是錢了,他取出自己的錢袋子,打算捐一張銀票。
伯景郁將他的手按住。
庭淵還以為伯景郁不讓自己捐錢。
伯景郁收走了他的錢袋子,“我來捐,你自己的錢自己留著花。”
伯景郁從自己身上的銀票里取出了一張面值五百兩的銀票。
庭淵有些驚訝。
雖然他知道伯景郁很有錢,可他看到伯景郁捐了這么多銀票,還是會覺得很驚訝。
從前的伯景郁不知柴米油鹽貴,一百兩銀子和一千兩銀子對他來說沒有什么分別,但現在不同了,他會開始計算自己花的錢,會去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