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以前伯景郁給錢時從不收店家找零的錢,身上最小的錢幣單位都是兩,現在他的身上已經有銅錢了。
從一個散財童子變成了守財奴,再看他大方給出五百兩銀子,庭淵是真的覺得很驚喜。
他問伯景郁,“你確定自己要捐這么多嗎”
負責集市治安的人看他們兩個站在募捐箱前鬼鬼祟祟的,過來查看情況,看到伯景郁要往里面扔銀票,他急忙阻止,“對不住,我們集市不收超過十兩銀子的捐贈。”
伯景郁愣了一下,“為什么”
庭淵也覺得很奇怪,“有人捐錢為什么不要”
那人道“這是通判夫人立下的規矩,我們不接受大額的捐贈,也是希望大家能夠量力而行,善堂還沒有揭不開鍋,多出來的錢可以捐給更有需要的人。”
通常指的是寺廟,寺廟的僧人從不拒絕人借宿用膳,許多寺院光靠香火錢很難維持,多數都會接受當地富商的大額捐贈,用得來的善款救濟更多的人,再就是捐贈給濟堂,用來接濟那些流浪者。
西府這么多年風調雨順,濟堂如今很少見。
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的,肯出力氣,在城外農戶村莊怎么著都能找到一份工。
伯景郁覺得稀奇,“還是頭一次見不要銀票的,若我非要捐呢”
“很抱歉,我們不能收。”
伯景郁問“可以見見你們這位通判夫人嗎我想親口問問她原因。”
五百兩銀子可以讓孩子們吃飽穿暖,便是善堂有五百個孩子,也能讓這些孩子過上半年的好日子。
庭淵想著如此也好,就借機可以見一見通判。
“夫人每日天亮就來善堂為孩子們洗衣做飯,如今正在善堂里,你們從后面這個巷子過去,與孩子們說找榮娘娘,孩子們會帶你找到通判夫人。”
聽到這話,更是超出庭淵和伯景郁的預料,“這通判夫人還會過來替孩子們洗衣做飯”
“是的,夫人說雇用人手得花錢,自己多做一點,就能省一點。”
兩人對這通判夫人更好奇了。
伯景郁看著右邊的集市,問庭淵,“你是想逛了集市再去,還是想直接去善堂”
庭淵對集市很感興趣,如今天不過剛亮起來,太陽都還沒出,最多卯正剛過。
伯景郁道“時間門上也來得及,我們去集市看看吧。”
他拉起庭淵的手,“集市人多,我拉著你,免得走散了我不好找你。”
庭淵倒也沒覺得有什么,由他拉著自己進入集市。
都是地上一塊布,擺著自己要交換的東西,五花八門的什么都有。
很多東西伯景郁也沒有見過,他也覺得很新奇。
這具身體的庭淵一直被困在庭府深宅,對于外面的世界了解并不多,唯一接觸較多的就是屋里的書籍,堂嬸倒是從來沒管過他看不看書。
有許多小木質的小手工看著還挺有趣的,庭淵的視線被一個類似于華容道的東西給吸引住了,一個巨大的木板上有很多數字,只有一個位置能夠移動,要將點數從小到大逐一排列。
庭淵蹲下拿過這個東西玩起來,木板內可移動的小方塊是三十五個,比起他以前的數字華容道還要多一些,很想要拿著玩一玩。
在這個世界上真的讓他覺得很無聊,眼前這個攤子上全都是各種好玩的鎖,買回去至少夠他玩個把月。
庭淵問道“你這個要怎么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