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不用青雀和紅玉喚,姜瑤便起身去了大廚房。
反正浴佛節的事兒,她也做不了主。
還不如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大廚房的王媽媽早等著了,一見她,面上就都是笑。
“娘子又要來做什么新鮮吃食了”
姜娘子人大方手還巧,做的那些吃食啊,是王媽媽這輩子見都沒見過的,在旁邊看一兩眼都覺得長見識了,更別提,她做好了還會分些給她們這些廚房上的人吃。
“王媽媽,我讓你準備的東西準備好了嗎”
姜瑤問。
紅玉過來,嫻熟地替她將袖子用緞帶綁了,露出一截纖細白嫩的臂。
王媽媽忙點了頭“都給您備著呢。”
姜瑤看,果真見一小桶新鮮的牛奶放在了一旁,旁邊還有一小碟子桂花等。
她今日打算做個桂花奶皮凍。
奶皮凍起來,便會去掉牛奶過膩的甜,反有種滑潤。
加入桂花,又會給其添了層撲鼻的清香。
入口即化。
正好適合長公主這樣吃慣精細食物的。
做好,吩咐紅玉在一旁候著,姜瑤又在青雀的服侍下回了秋桐院,梳洗換衣,而后,又去了大廚房。
此時,桂花奶皮凍已經好了。
姜瑤取了白底煙紫云紋瓷碗裝了一碗,又裝上五碗,令青雀給各位郎君和小姜芝送去,自己親提了食盒,去往春滿堂。
國公府的女主人回來了。
她得去點個卯。
姜瑤提了食盒,慢悠悠往春滿堂去,因她今日實在起得早,到得滿春堂時,天也不過蒙蒙亮。
長公主還未起身。
她便也沒進去,提了那食盒,恭恭敬敬地在庭院里等
沒辦法。
姜大娘子從前太胡賴,如今她要想法子糾正人的印象,便要規矩些。
肖嬤嬤一早便看到了姜瑤。
那般玉色花瑩的一個小娘子,一大早便站在了滿春堂的庭院里,一襲櫻色襦裙,端的是比那頭頂的桃花更惹眼。
只那行為卻是規規矩矩的,提了一紅漆鷓鴣紋食盒,站得腰背平直,比從前莫名要多上幾分雅氣。
一見她,便露出個盈盈的笑來,喊一聲“肖嬤嬤。”
聲音也是柔的,像蘇州河畔的鶯啼婉轉。
伸手不打笑臉人。
何況這一月里,肖嬤嬤早吃人嘴軟,當下也回了一笑,而后,領著幾位小丫鬟進去。
小半個時辰后,正院里終于傳出動靜。
燈陸陸續續地亮了,有長公主問詢的聲音傳出來,不一會兒,銀翹打著簾子出來,板著臉對姜瑤道“夫人讓您進去。”
姜瑤也沒惱,提了食盒進去,一進屋,她便又聞到了濃重的檀香味。
她笑盈盈地將食盒遞給過來接的一個婢子,而后對著只披了一件晨衣坐在八仙椅上的長公主道“承蒙老爺和夫人照顧,阿瑤到國公府那么久,還未報答什么,干脆便做了宛城那邊的吃食,與夫人吃上一吃。”
長公主哪里看得上那邊的吃食。
宛城風沙大,吃得也糙,當年她跟著圣人與國公爺轉戰大雍,自知曉邊關那邊的苦寒,那邊人崇尚的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開大合的作風延伸到吃食上,也以吃飽為宜,肉食飯菜都處理得粗糙。
當下只懶懶說了句“一會擺上。”
也未打算留姜瑤吃飯,只才要開口,卻見那小娘子一雙烏溜溜的眼睛緊盯著她露出幾分渴望,要出口的話不知為何就變成了“留下吧,一起吃。”
只說完,心下又有幾分懊惱。
面上不尤就顯出冷來,讓旁人看起來,倒像是惱了姜瑤。
姜瑤哪兒管。
她當下就高高興興地應了,站到花廳里,等著長公主打扮好便一起吃。
長公主說了那句便有些后悔,只是,當她扶著肖嬤嬤的手出來,坐到那圓桌前時,又有幾分新奇。
這姜家女兒第一回來國公府時,她也是熱情招呼了對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