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輕易老去的穩定精神狀態使得長生也變得不那么難熬。他在世間隨心所欲游蕩近百年,親歷世事變遷滄海桑田,竟也沒感到多少心境的變化。
就這樣,月彥和系統一起度過了很長一段閑適愉悅的歲月,直到某個平平無奇的日子,他在休憩中突然被一陣莫名的、仿佛生命受到嚴重威脅般的劇烈心悸所喚醒。
原本因為受損而大部分時間處于沉眠的“低功耗”狀態的系統系統緊急動員起天生的監測世界變動的能力,搜尋解析變故發生的原因所在。
第一次當“偷渡客”、業務還不熟練的系統掃描捕捉了“世界”的異動,與過往幾百年間的各種數據細細對比,終于發現了之前一直被它忽略的某種能量,并將之命名為“世界認知度”。
這種來自劇情人物的無論正面負面的“認可”構成的“認知度”是他屬于這個世界的“證據”,或者說“居住證明”。
他們剛剛進入這個世界時系統只考慮到了,一個不在世界底本的“劇情線”記述中的、對世界發展影響極小,同時與月彥出身和經歷極為相似的普通人身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遮掩住了他這外來命運的痕跡,并在之后幾百年的相安無事中更加確定了這一認知。
但事實上,不論是作為攝家身負“天予咒縛”的少公子,還是新生且活躍并且還是出身豪族的強大咒靈,他都在咒術界理所當然地有著相當的知名度,尤其是轉變為咒靈以后,更是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受到本土咒術師一級警戒的程度。
那些在“咒術回戰”的劇情中或占據相當地位、或只是作為背景板出現的古代術師們自然也都或多或少的與月彥有所交集,他們親眼見過、親身感受過“鬼王”的力量,潛意識中承認了其“存在”的合理性,為他了作為居住證明的“認知度”。
這種能量抵消了他作為外來者對世界發展穩定性的損害,同時也混淆了本世界無自主意識的“清道夫”的判斷,使得身上帶著三個世界印記的月彥在其機械固定的分辨標準中被認定為本土生物,才不至于被當做病葉剪除。
這才是過去數百年間他們能與“清道夫”相安無事的真實緣由。
但隨著月彥的成長,作為活著且行動自由、實力足以影響人類與咒靈兩方平衡的“鬼王”,他對世界穩定性所造成的影響也在逐步增加,所需要的混淆其存在的認知度也隨之增多。
而正好相反的是,隨著平安時代落幕,時間線逐漸來到了“咒術回戰”的劇情真空期,存在于世界上的劇情相關人物急劇減少,而非劇情人物所能的認知度相比之下要少得可憐。
這時的月彥和系統還不知道“世界認知度”的存在,自然也不會主動去搞事以嘗試提升所獲得的認知度,其實一直在“吃老本”而不自知。
又過了一些年,隨著平安時代漸行漸遠、咒術界緩慢而不可抑制的全面衰落,“鬼王”又許多年未曾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漸漸也被默認為和其他同時代強者一樣已經隕落,月彥幾乎無法再獲得新的認知度進賬,原本的儲蓄也即將耗盡,“清道夫”逐漸發現了似乎有異常存在,開始加班加點地清點工作。
來自世界意識的隱隱敵意觸發了月彥和“系統”的警報,讓他們察覺到了近在咫尺的危機“偷渡客”一旦被發現,靈魂情報將在世界力量的壓制下毫無反抗之力地被吞噬消化,成為促進世界本身發展壯大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