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姓楊,是因為他穿越前就叫這個名字。而楊玄姓楊,毫無疑問,是因為他父親也姓楊。
天下之大,兩個姓楊的少年相遇,這不是很正常么?
兩位圣人為何感到震驚?
這很不正常。
便在這時,二楊之間的決斗開始了。
率先出手的是楊崢。他雖然渴望跟楊玄一戰,卻沒喪失理智,清醒地記得,這場冬試殺機四伏,不能在楊玄身上耗盡精力,必須速戰速決。
他將霸體的本源真氣灌入鐵刀,呼嘯向前,沒有動用任何復雜的招式,徑直劈向楊玄頭頂,簡單卻強硬十足。
這是在挑釁,也是在試探。
他故意不使刀法,就是給楊玄一個空手接白刃的機會,從而驗證兩人在內力方面的差距。他對自己有信心,那么楊玄呢,他還敢不敢像迎戰吳金榮時那樣托大,再徒手試險?
要知道,如果楊玄失算,沒能接住這一刀,他的整只手掌便會被斬去。楊崢發出的邀請,可不是隨便就能接受的。
楊玄看懂了楊玄的用意,站在原地,不躲不閃,掌間真氣匯聚,再次凝成一道龍爪,正面抓向凌厲刀鋒。
“你太低估龍爪手的硬度,而且,你的內力根本……”
他本來想說,你的內力根本比不過我,《沖虛真經》只會弱于《沖虛真經》加《南華真經》,然而,話還沒說完,那銀白刀鋒已至,跟他的指腹相碰。
兩股力量甫一接觸,楊玄臉色驟變,情知大事不好,放棄硬拼的念頭,疾速往后撤退。
他的內力強橫不假,但楊崢絕對比他想象中更強,也就是說,兩人的差距并非很大,而空手接白刃,本身就是托大的招法,五指不易發力,等于主動抑制自己。
因此,當觸碰到刀刃后,他明顯感到力道不夠,不足以令刀鋒停住,只能以最快速度收手。如果再礙于顏面逞強,他這只手就沒了。
他的退意決絕,但楊崢的刀鋒也極快,硬是破開龍爪的堅硬真氣,在他的大拇指和食指中間,劃出一道口子,鮮血四濺,隱隱透出白骨。
一招便見血,這就是輕視楊崢的代價。
楊玄咬著牙,嘴角肌肉抽搐不停。這道傷口不太嚴重,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決斗,但十指連心,它所產生的痛苦是實實在在的,令他的頭腦徹底清醒。
對戰楊崢,絕不能托大。
楊崢收刀,繼續踏步向前,說道:“事在人為,同樣是《沖虛真經》,不同人修煉,修成的道行也會不同。現在看來,你的悟性還不夠。”
四大真經,楊玄修煉其二,但其修煉后的成果,并非簡單的一加一等于二。更何況,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對《沖虛真經》的領悟,他絕對比不過楊崢。
結果大于過程,只要領悟力夠高,就算只修煉一部,也能碾壓四部全練者,而非一小于四這種比較法。
楊玄臉色微白,緊緊盯著楊崢,不甘地道:“我承認,剛才低估了你的內力。但是,你現在就對我說教,未免太早了,接招吧!”
他探出另一只手,隔空抓向楊崢,跟先前對付吳金榮時如出一轍,倏然凝成巨大龍爪,從天而降,彷如真龍從高空襲來,迎頭砸向楊崢。
楊崢神情專注,并未得意忘形,手中長刀掄圓,裹挾著狂暴的龍卷氣浪,沖天而起,正面砍在龍爪之上。
砰地一聲,龍爪被鋒銳刀氣斬開,疾速消散,楊崢則被震退回戰臺,接連倒退數步,才止住頹勢。
他體內氣血翻騰,遭到猛烈沖擊,握刀的左手虎口被震裂,鮮血淋漓,傷口不比楊玄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