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的選擇,并不算太出人意料,早有跡可循。畢竟,四大真經,絕不是誰都能弄到的,連得到一部都很困難,他卻同修兩部,這說明,他極可能是道家的人。
至于他那位老師,難道是道家的神秘強者?
這點不得而知,此刻的楊崢,也無心考慮這層。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由他在諸子百家里作出抉擇,將今年的冬試推上最后的**。
萬眾矚目下,楊崢來到戰臺中央。
大家的眼神里充滿興奮,某種意義上說,楊崢的選擇近乎決定未來十年的祭酒之位。
主考官站在一側,說道:“我想,應該沒人會拒絕楊崢,所以,請你們拋開規則,直接談條件吧!”
按照順序,依然是法家那老者先開口,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他并未立即拋出誘人的招攬條件,而是先問了一個問題。
“楊崢小友,據聞你跟韓非公子以師兄弟相稱,似乎跟法家淵源很深,不知可有此事?”
楊崢心思通透,一聽到韓非的名字,便瞬間猜到對方的真實用意,卻也不主動和盤托出,只是點了點頭。
那老者目光矍鑠,認真盯著他的面容,顯得專注而凝重,繼續追問道:“那么,你是否跟韓公子一樣,也曾在法派門下修行?”
學宮法家以勢派獨尊,最在意他的立場,怕他進入學宮后,會跟勢派唱反調,不敢隨意招攬,因此把丑話先說在前頭。
爭祭酒事小,若是讓他助長法派的氣焰,挑戰勢派固有的地位,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眾人聞言,不覺感到詫異,“什么?楊崢還修習過法家道法?”
“這真是真人不露相啊,我竟然一點都沒看出來!”
“我原以為,他十有**會去兵家,現在看來,他跟司馬峻鬧翻,去法家也不是不可能……”
楊崢無視眾人的議論,答道:“不是。我的恩師是術派某位前輩,至于他的名諱,恕不能告知。”
那老者的臉色發生微妙變化,剛開始聽他否決,剛松了口氣,心說不是韓非一伙就好,孰料楊崢又說自己是術派的,依然站在勢派的對立面上。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只要不是勢派的弟子,就等于勢派的敵人,勢派就沒有招收他的必要。
老者眼眸微瞇,說道:“勢派的理念玄妙精深,在齊國得以施行,造就了如今百家爭鳴的盛世。你是否愿意放下以前的主張,棄暗投明,改入勢派門下?”
楊崢早料到會有這番說辭,呵呵一笑,“前輩,現在擁有選擇權的是我,您覺得,我會怎么做?”
他現在占據主動,可以隨意挑選流派,理應別人討好他才對。讓他被迫改變,迎合法家的心意?你特么是在做夢吧!
老者面容驟僵,瞬間聽懂他的意思,冷冷說道:“法家不……”
他心生惱怒,本來是想說“法家不要你”,維護自己高高在上的尊嚴,可惜,楊崢何等機智,哪能讓他占到言語間的上風,搶先說出來。
“我不去法家!”
如此一來,就變成楊崢拒絕法家,而不是法家拒絕楊崢。
別看結果是一樣的,但其中大有區別。這就跟情侶分手一樣,誰甩了誰,誰就有恃無恐,不會喪失尊嚴和面子。誰被甩,誰往往會留下心理陰影,久久難以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