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上。
冬試進行到現在的地步,也不差最后的一時半刻,觀眾們都屏息凝神,注視著戰臺上打坐運氣的楊崢,期待著他破境的結果,也想知道,此事最終將如何收場。
田甜站在隊列里,眼眶濕潤,替楊崢的處境感到心疼,更害怕他會失敗。她恨不得立即沖過去,卻也深知,誰都幫不了楊崢,她若上前,只會添亂令他分神。
“楊崢,你一定要撐過此劫!”
她緊咬著嘴唇,為他暗暗祈禱。
此時此刻,楊崢渾身氣血翻騰,真氣源源不斷地在丹田內流溢,匯聚成池水,如同燒沸的熱鍋一樣,受到破境契機刺激,愈演愈烈。
而在丹田底部,逐漸顯現出一道潔白的斑點,約有棋子大小,緊附在肌肉表面,散發出晶瑩明亮的光華。顯然,它蘊涵的真元非常精純,密度極高,遠高于周圍彌漫的真氣。
這就是鬼谷子的杰作,那粒本源道種。
對楊崢來說,它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在破境過程中,隨時都會釋放出精沛的能量,將整池真氣引爆,將整個丹田炸毀。從它依附的位置來看,這顆炸彈已經無法移除。
楊崢滿頭是汗,竭力不去考慮道種的事,想把注意力移到感悟魔念上,專注于破境,可惜事與愿違,反而更心煩意亂,不由自主地生出對道種的恐懼。
“王詡啊王詡,日后但凡有半點希望,我一定會手刃你,以報今日受到的奇恥大辱!”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通過控制丹田,讓內部的真氣平靜下來。
便在這時,虛空中飄來一道話音,以神念送到他心間,“溫青跟我說,他把《解蔽篇》贈給你,你應該參讀過吧?此篇講的是虛壹而靜,心神清明,對你破境有所幫助。”
說話之人正是荀圣,他清楚楊崢此時的情形,于是出言引導他,利用自己的《解蔽篇》穩固心神,調整好破境狀態。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
荀圣話音溫和慈祥,念誦《解蔽篇》的真言,楊崢默默聽著,莫名感到親切,隨之引導經脈運行,剛才那股躁意漸漸消散。與此同時,丹田內沸騰的真氣也緩緩平靜下來。
不得不說,在這種危急關頭,多虧荀圣心胸豁達,并未因為楊崢無法修煉儒家法門,就放棄對他的欣賞和憐惜,仍然愿意親自指點,為他破境提供一份幫助。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得靠他自己。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詘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則受,非之則辭……”
當初,那神秘人讓繚傳話,建議楊崢拜荀子為師,學習包容天地的氣概。現在看來,此言不虛,跟鬼谷子等強者不同,荀子的確有博大胸襟,并不會因楊崢的落魄,便轉而輕視他。
須臾過后,楊崢遵循著荀子的引導,心如止水,終于成功平復洶涌的真氣,恢復破境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