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再次傳音,“我不知道,你剛才到底想些什么,會引來破境契機。這是你的**,我也不想過問,接下來,你只需要放松心神,繼續冥想先前的內容即可。”
如果他知道,楊崢是在入魔,不知還會不會說出這番話。
楊崢微微點頭,繼續感悟。或許是受荀子的儒雅氣度感染,他的心境平和許多,不再像剛才那樣憤怒偏激,將所有圣賢統統看輕,有了更中肯的認知。
“人都是自私的,荀子終究還是凡人,固然難免出于人性,想賺取氣運,才肯收我為徒。但是,生而為人,只要遵循本性,不做傷天害理的事,這又何錯之有……”
這時候,體內的變化也在上演。
在某種玄妙氣機壓迫下,丹田內的真氣往下方沉淀,體積不斷濃縮。漸漸地,真氣被壓縮成一層透明的薄膜,平鋪在丹田底部,而那粒道種,恰好架在薄膜的中央。
楊崢心神暗凜,想起田甜以前說過的話,這層薄膜大概就是心鏡,也就是第四境的根基所在。破境以后,它就是道種生長的平臺,相當于現代試驗所用的培養基。
在正常情況下,當心鏡凝出、道心穩固成型時,離成功晉入道心境就已不遠,這是很不錯的征兆。只不過,楊崢的情況特殊,在凝結心鏡的過程中,道種就已存在。
他輕輕感知著這面平滑通透的鏡子,意識到進展順利,終于松了口氣,壓力減輕不少。看起來,荀圣所說的提前播種的兇險危機并沒有出現。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前世佛家的偈語,用來形容這一世的修行,倒是挺合適。道心如明鏡,唯有保持明凈無塵,道種才能茁壯成長。”
他能感受到,心鏡內部蘊藏的氣息,是前三境時所不具備的,這正是二樓才擁有的法力來源。
“只要別出意外,再過片刻,應該就……”
他欣慰地想著,卻忘記了前世除了這條偈語,還有著名的墨菲定律。簡單說就是,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么,它就很有可能發生。
在戰國大陸上,雖然沒有墨菲這位大佬,但很不幸,楊崢作為來自地球的穿越者,仍然沒法逃脫墨菲定律的制裁。
下一刻,墨菲顯靈,楊崢擔心的意外發生了。
或許是不甘心被禁錮,處于心鏡中央的那粒道種,忽然光芒大盛,激射出銀白色的光芒,映亮丹田。更要命的是,它開始顫抖起來,試圖破鏡而出。
于是,整面心鏡隨之震蕩,越來越劇烈。此刻看起來,與其說它是鏡面,不如說更像是鼓面,正在被槌子敲擊的鼓面。
楊崢臉色劇變,“別啊,鏡子,你千萬要撐住,不能破碎啊!”
得,墨菲定律再一次被觸發。
只見心鏡承受不住躁動的道種,咔嚓一下,從中間爆裂開來,碎成無數透明碎片,然后重新恢復真氣形態,在丹田內煙消云散。
楊崢的心鏡,崩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