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他有知人之智,卻獨獨無法自知。
荀子悠悠地道:“那好吧,關于你的秘密,其實并不復雜。所謂的龍魂霸體,就是在你嬰兒之時,以龍魂強行提升體魄。你是被選擇的幸運兒,這件事本身也沒有錯……”
說到這里,他微微一頓,“但問題就出在,造就霸體的那個人,是世間最可怕的魔頭。也就是說,你是那魔頭遺留下來的火種,雖然你是無辜的,但你跟他之間,必然有極深的因果。”
如果楊崢知情,藏匿還來不及,絕不敢公然跑到稷下學宮,讓圣人們察覺出他的霸體氣息。反過來說,他既然來了,還這么追問荀子,就說明他沒被那魔頭浸染,還一無所知。
所以荀子一直說,楊崢是無辜的。
至于楊玄,情況或許不同。又或許,他也還被蒙在鼓里,只是淪為棋子而已。
聽到“魔”這個字,楊崢只覺脊背發寒,汗毛都豎立起來。
這一瞬間,他迅速想通很多事。
難怪剛才荀子苦口婆心,勸導他千萬別沾染魔道。原來,他的體質本身就是魔頭的杰作,跟魔道淵源極深。荀子這不是防患于未然,更像是在凈化一個還沒蘇醒的魔胎!
難怪有個神秘人,無緣無故,讓繚主動贈上一把魔劍,留下幾句暗藏魔意的話,又讓楊玄朝自己示好,透露關于龍魂霸體的秘密。原來,他骨子里就適合修魔!
千絲萬縷的記憶,在他腦海里飛快地閃過。
他不斷推理著,漸漸生出一個很可怕的念頭,“莫非……讓我擁有龍魂霸體的那個魔頭,就是繚和楊玄的神秘老師?!”
先育霸體,后引魔道,這像是出自同一個人的手筆。如果說,自己是那個人暗伏的棋子,從一開始就被當成魔種培養,那么,一切就都解釋得通了。
他瞳孔豁然放大,顫聲問道:“您告訴我,那個魔頭是誰!”
荀子嘴角肌肉抽搐著,躊躇良久后,從唇齒間用力地吐出兩個字,“楊朱。”
…………………………
【注】關于焚書坑儒,史學界有很多爭議,其中不少人認為,坑殺的都是方士,跟儒生無關。但毋庸置疑的是,焚燒的《詩經》《尚書》等,是儒家經典。
也就是說,這事的確針對儒家,讀者朋友不要因為聽說過爭議觀點,就矯枉過正,急著指責作者不懂亂寫。
關于矯枉過正的案例,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認為這甚至比本章內容還精彩,絕對值得花兩分錢,所以就放在正文里。
看NBA的朋友知道,在庫里之前,雷阿倫是歷史上最頂級的三分射手,一提到三分,球迷就想起他。然而,在他職業生涯早期,他并不嚴重依賴三分,得分手段相對均衡。
有少數看球晚的球迷翻查資料,發現雷阿倫的身體素質其實不錯,早期經常扣籃,于是,為了彰顯博學和資歷,他們在球迷圈里傳出一句著名的謠言,“小球迷不懂,雷阿倫當年是扣將。”
這就叫矯枉過正。實際上雷阿倫只是能扣而已,從來都不算扣將,由于后來三分太強,不被多數人了解,所以少數人想裝學問,造了這個謠。
說完這個例子,諸位應該就明白了。知道“秦皇坑殺很多術士”的人,希望別拿這個指責我,說焚書坑儒根本和儒家沒關系。
這種觀點我也知道,不勞煩您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