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萬象果然不愧是數十年前,整個機甲界在源能領域最為全能的第一人,僅僅半天不到的時間,就已經初步敲定了沈彌的驚蟄的機甲源能節點。
眾多被聘請來的專家組成員們在驚嘆的同時,表情又有些羞愧,他們這么多業界頂尖的天才齊聚一堂,都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不苦不餓大師一來,就輕描淡寫的解決掉了困擾他們的難題。在嘆服之余,這些專家組的成員也沒有離開,而是厚著臉皮留了下來,自發給宋鑄長老打起下手若是能在源萬象這里學到一星半點,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給沈彌打造的這臺新的驚蟄陣容極其豪華,這些專家組成員雖然在源能領域的造詣不及不苦不餓大師,但在改進機甲的過程中,也時常能夠提出很多的奇思妙想。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在眾人的努力下,維修后又進行了內部重新改裝的二代驚蟄終于完成了初步的改造。
當然,改造的成本也同樣很高,一代驚蟄采用的都是目前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材料,就連一些內部并不重要的系統和架構,也是拿出了專家組們壓箱底的本事,造價極為驚人。
就在宋鑄長老帶著助手和專家組眾人在給沈彌的機甲做最后調試的時候,另一邊,沈彌和不苦不餓大師也在進行著源能技巧的開發。
要想將一代驚蟄的特殊系統運用起來,完成設想中發出“刀氣”的效果,需要特別的源能技巧來運轉。
“靜心守氣,源能旋轉,貫隨其中”
訓練室內,沈彌穿著試驗用的原型機,身上帶著監測源能波動的儀器,隨著不苦不餓大師的話語,將機甲內的源能調動起來,連通節點,整個機甲發出嗡嗡的輕響。
他身上的儀器可以用可視化的方式,在旁邊的全息屏幕上顯示出源能的路線,之前宋鑄長老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觀察沈彌的源能變化的。但不苦不餓大師卻用不著這些,他的視線都沒有往旁邊的屏幕看一眼,源能的流動產生的氣流,在他眼中就像是透明的一般,哪怕不用眼睛看,也能輕松感受得到沈彌的源能變化,某種程度上,甚至比機器更加精準。
“一字螺旋勁運轉到第四個周天,再轉二重超頻,在此基礎上以四高中低的方式進行同頻,感受源能的頻率,控制壓縮力度”
不苦不餓大師看著沈彌,表情雖然平靜無波,眼底卻有著顯而易見的滿意之色
真乃天縱之資
不苦不餓大師忍不住的想,沈彌若是生在自己那個時代,又該是什么樣的或許會成為自己的對手,也或許會成為自己鉆研源能之路上的助力。沈彌在控制源能這一條路徑上,入行太晚,幾個月前,才剛剛在他的指導下進行系統性的練習,但僅僅只是這么短的時間,他的進步就已經快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了。
有天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天賦的人,還有著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不苦不餓大師從魏臨淵口中得知,沈彌在盛唐基地,幾乎空閑時間都投入在重力訓練室
內,高強度高頻率的訓練幾乎都沒有停過,對于大部分人乃至職業選手來說,都是枯燥無味的訓練,在沈彌這邊卻仿佛一種消遣,甚至樂在其中。
卓絕的天賦,勤奮的努力,耐得住寂寞的性子,對武道赤誠的熱愛,并且絲毫不孤傲,不閉門造車,懂得虛心請教,如海綿般吸取著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這些都不單只是天賦而已,常人只要具備任何一種品質,都能擁有相當不俗的成就,而當這些東西齊聚于一人身上,哪怕是不苦不餓大師也忍不住感慨起來。
片刻后,隨著機甲發出一聲輕鳴,然后又平息,緊接著再次震顫,旁邊的全息模型上,代表源能運轉的線條猛地紅了一瞬,監測源能波動和輸出的儀表瞬間飆升
下一秒,周圍的空氣又恢復平靜,沒有了剛才的躁動,好像那一瞬間只是錯覺。
不苦不餓大師笑道“是了,就是這樣,沈彌,記住這個感覺。”
沈彌睜開眼,表情卻并未喜悅,而是看上去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