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幾巡,縣衙往下揮揮手,歌女和舞姬都垂首下去,來時是十位,回去就變成了九個,其中一個被馮令史攬了過去。
縣衙清了清嗓子,這才開始了今日的正題,“漕縣小地,咱們今日聚在此處不論身份,不分你我在京中官員看來,都是不足道的人物。”
“如今,有個潑天的富貴擺在眼前,不知諸位,可敢一試”
縣衙已經拋出了話頭,但顯然,這處只有沈昭一個外人,其他人是早就知情的,只是配合著演戲罷了,還未問清便不合常理地紛紛應和著。
縣衙時不時往沈昭這邊瞄一眼,見他面不改色,有些心急,可也不好主動提議。
其他人都表過一番誓要追隨的態度后,沈昭才笑著開口表態,“某只一落魄商戶,無權無勢,家中些許糟粕金銀,如大人們不嫌棄,某也可摻和一番。”
就等著他這句話呢。
縣衙笑得真誠,聲聲高賢弟、賢弟地喊他。
方才馮令史的退步也是為此,不然沈昭搶了他買的娼妓而且還對馮氏無禮,他早就動怒了,為了高家的金銀,他才忍下來。
他色瞇瞇地打量著正在挑葡萄吃的李思筠,當真貌美,內里還是個野性子,等高家的兔崽子走了,再將她搶回來就好了。
明晃晃惡心的黏膩眼神,沈昭先發現了,他將李思筠往后扯了扯,用身形完全遮擋住她,這樣,馮令史再怎么看,也只能見到一抹粉白衣角。
馮令史哼了一聲,隨后仰面朝天,他也算是馮家人,這些關鍵事自然要由他來說,倨傲道“馮后和大皇子如今廣招賢士,漕縣雖小,但也能勉強入眼此等好事,大家好好想想罷。”
雖然說是想想,但此時,問的只是沈昭一人,縣衙這行人已經將高家的底細打探得清清楚楚,只想要其錢財。
“那太子”沈昭裝作大驚,話只說了一半,所有人卻已明白了他的話下之意。太子仍在,談及此事豈不是算造反
馮令史不屑道“呵,太子又算什么先郭后曾是楚國王后,楚國亡了,她被陛下收入后宮時還大著肚子,誰知太子血脈真假。”
兩人后面的子弦垂頭默立,窺見沈昭仍笑,眼神卻是冷的。他便知,這位馮令史好日子過到頭了,殿下已經動怒了,先后是禁忌。
縣衙卻回道“馮弟莫要胡言,太子乃先郭后第二子,前面還有如今的娥陰公主,太子血脈無錯,最開始那個帶著楚國血脈的余孽,聽聞是被打掉了。”
縣衙雖然想攀上馮后,但也不愿詆毀名聲甚好的先后和太子。只是現下大皇子勝算更大,他不想違心,才說了幾句公道話,卻在無意中救了自己性命。
余孽、余孽,沈昭想笑。
在天下人看來,那個流下來時,已經成型的男胎是余孽。可在他母后心里,他這個有沈氏血脈的兒子,才是最該死的雜種。
李思筠沒想到,她沒能去成闕城,在此地也能聽到東淮皇室的八卦。來東淮前,為了更好地與皇室打好關系,她曾仔細地了解過東淮皇室。
這縣衙所言為真,先郭后原來是楚國的王后,東淮皇帝攻下楚國,城破日,楚王自刎。
楚王情深,只有一后,再無妃嬪,懷孕的楚后被楚國人視為復國的希望,被余下的殘兵護著逃走。
卻被東淮皇帝捉到了,他打下楚國,按照習俗,也將懷孕的郭氏收入后宮。孩子被打掉,出人意料的是,郭氏直接被封了皇后。
可多年后,她瘋掉了,親手掐死了剛出生的小女兒,清醒后,她放了場大火,抱著小女兒自焚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