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公出手大方,趕吃完飯東西就準備好了,直接跟著抬到了她院子,楚沂看著,藥材不少,擺飾足夠布置兩個書房了。
嚴氏給的什么楚沂還不知道,等回院子看了看,才知道,一個匣子里裝的是珍珠,可以留著自己打首飾、做衣裳。另一個匣子裝著銀錠子,一個十兩,總共十個。
總共是一百兩。
李嬤嬤雖然知道不能張揚,但還是難掩歡喜,中午帶回來好幾個匣子,晚上只是去問安,又這么多東西送過來。
楚沂道“珍珠先收進庫房去,銀子放錢匣子里,改日拿出去,一半換成銀票,再拿二十兩換成碎銀,上午帶回來的首飾就放妝匣里吧。”
上午伙計拿了兩套頭面,兩對鐲子,八樣首飾,林氏做主去了一對鐲子兩支不太好看的釵子,剩下的全買了回來。
這珍珠等過陣子送去做回禮吧,不管林氏缺不缺,禮數該到的。
擺飾好幾箱,楚沂打開了一箱,里面是個漂亮的青瓷花瓶,躺在稻草堆上,再打開一個,是個玉如意。
除此之外還有筆墨紙硯,皆是好東西。
怕晚上下雨,這些也都搬進庫房中了,雖然只占了一小塊地方,但楚沂還是感到心滿意足。
帶著這份心滿意足,楚沂一夜好眠,再睜眼就到了次日。
晨起的時候楚沂覺得冷,一問才知道下雨了,夏芷給她梳頭,李嬤嬤在一旁道“還好昨晚把東西都收進庫房了,不然得淋一晚上雨。”
楚沂看了眼窗外,朦朦綠色,這是今年的第一場春雨,細雨如絲,連雨聲都聽不見。
她笑著道“雨又不大,先去請安吧。”
前陣子請安,還走夜路呢,現在亮堂堂的,一眼看去全是天光。
楚沂走在前頭,后頭云夏給撐著傘,她覺得不打傘也成,但這邊總怕染了風寒,為了小命著想,的確該謹慎。
路上,楚沂還宇見楚欣和趙小娘了,趙小娘禮數周到,先喊的三姑娘,又拽了楚欣的胳膊,楚欣這才不情不愿地喊了聲三姐姐。
楚沂點了點頭,跟趙小娘說了兩句話,一旁楚欣神色不善,她就當沒看見。
她倒是不在意楚欣,如今她出門是為了國公府,若是楚欣想做什么,恐怕連嚴氏那關就過不了。
楚欣越為難她,在楚國公眼里就越不懂事,所以不必理會。
楚欣心里不情愿極了,每日請安的時候就能看見楚沂,她這個姐姐從前不吭不響,現在倒是過得風生水起的。
再看看她,哪里如意了。
趙小娘不肯給她做新衣,她便只能讓丫鬟盯著楚沂,只有楚沂昨兒穿過的,她今日才敢穿。倒不是怕穿一樣的被比下去,只是只是不想穿一樣的罷了。
若非讓丫鬟盯著,楚欣也不會知道,昨日楚沂又出門了。回來之后,父親身邊的陳柏往沂夏軒搬了好多箱子,楚沂現在心里怕是樂開花了。
她從前,哪兒見過這么多好東西。
楚欣也不知道嚴氏和楚國公是怎么想的,楚沂沒小娘教導,粗俗愚鈍,除了比自己大一歲外,還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楚沂能做的,她也可以。
這般想著,就到了正院,進屋之后等了一會兒就請安行禮。
嚴氏昨晚沒睡好,眼下泛青,這會兒精神不好,只隨口問了幾句話,就揮了揮手道“沒什么事就散了吧。”
楚欣站起來道“母親,女兒有事要說。”
嚴氏按了下眉心,“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