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的很大聲,但是魯智深被不停的打鐵聲擾到根本聽不清他們說的是啥。
魯智深大聲地喊道:“你們說的是啥?大聲點!”
魯智深聲音洪亮,就算再吵雜地打鐵聲,依然清楚地傳入到曹正耳朵中。
曹正手指著門外,大聲喊道:“監寺,這里太吵了,我們出去外面說!”
雖然沒有完全聽清楚曹正說的話,但是魯智深卻是已經明白他地意思了。
跟著曹正往外走,離工廠差不多一百步地開了一家茶攤子,不少工人正坐在這里喝著茶。
他們一坐下,就大口大口灌著茶湯,是恨不得一口氣就喝光茶壺里的茶水。
喝光了茶水,工人緩了一口氣,不由得抱怨。
“這天氣,在那工廠里干活,簡直是遭罪!”
“是啊,太熱了。都快要被烤焦了!”
“哎,要不是這里給的錢不低,而且不拖不欠,不然真的熬不下去了!”
“知足吧!好歹這里的東家還算好心,知道我們遭罪,在這里設了茶攤子,還規定了干半個時辰就要可以來這里休息一刻,任我們喝水解渴!要是其他地方,別說會讓我們休息、喝水解渴了。那可是恨不得我們干死干活,不歇息的好!”
“也是!要是有點風,不要那么熱,就好了!”
“想的美,你們是沒有在鐵鋪里打過鐵,告訴你們,在那里打鐵,那才是真的遭罪。比這里更熱,而且還要不停地揮動鐵錘,一天下來,手臂都好似不是自己地。那可真是作死做活地,現在有了這水車的幫忙,不用我們那么賣力敲打,算享福了!”
……
一幫工人正趁著休息說著閑話的時候,一個人看到智深監寺、曹掌柜,陶總工頭走來,急忙起身行禮。
魯智深揮揮手讓他們都坐下,忙著自個的事。
他們三個人走到了茶攤子最靠外的一張桌子坐下。
喝了幾口茶湯,魯智深問道。“現在工廠開工怎么樣?”
工廠里的事陶宗望更清楚,他開口說:“現在才剛開工,畢竟之前也沒有現成的例子可供我們參考,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還是摸索中,不過就現在只有260多個青壯,30多個鐵匠,每日的出產的鐵器都有600多件了。只要再過一段時間,等我們完全摸清了監寺的分工合作方法,小可有信心能日產1000多件鐵器。要是有更多的鐵匠和青壯,這鏟除還能更多!”
聽到現在只有30多個鐵匠卻是生產600件鐵器。曹正喜出望外地說:“真的能生產那么多鐵器,那些鐵器品質怎么樣?會不會影響品質?”
陶宗望肯定地說:水力推動下,那些鐵錘強勁有力,而且穩定,敲打出來地鐵器品質十分優秀,就算再好地鐵匠看到這些鐵器都挑不出毛病!”
曹正聽到生產出來地鐵器品質很好,他高興地喊道。“太好了,各地都要用鐵器,我都快給他們煩死了。現在有了這工廠,我總算可以松一口氣了。陶總工頭你放心,我這就想辦法幫你抽調更好地鐵匠和青壯來。尤其是青壯那更是要多少有多少!”
陶宗望聽到曹正說要大力招募青壯,他急聲勸住道:“曹掌柜不行,現在很多青壯沒有打鐵地經驗,都要靠著有經驗地鐵匠把關。一個鐵匠也就是能兼顧十個青壯,再多他也顧不來。你就按照一比十的比例,招募鐵匠和青壯。不然多了,品質我可不敢保證!”
聽到青壯并不是越多越好,曹正有些失望。
雖然日產1000件,聽著是很多。別說全大宋了,就連投入一個青州,只怕連個水花都濺不起。
“好吧。鐵器的品質還是要有保證的,不然就是坑人!我會看著辦的!”
魯智深聽到,問道:“那些青壯難道不能學會打鐵的本事?”
陶宗望解釋說:“監寺,這打鐵可不比一般,那可是靠著日月積累的經驗才能練成的。一個好的鐵匠起碼也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練成打鐵的本事!”
“我知道,不過那是以前,需要鐵匠練手臂,練敲打技巧,練習辯解鐵器品質的本事。但現在敲打都完全靠水力推動,不需要鐵匠自個動手了,我只是需要那些青壯能有分辨鍛打時鐵器能不能合格的本事而已!這難道也需要那么長的時間?”魯智深疑惑的問道。
“這……監寺說的也有道理!要是這樣的話,說不定半年就可以讓那些青壯分辨鍛打時鐵器品質的本事!”陶宗望想了想說。
半年?還是太久了。后世的工人只要一個月,甚至三五天都能熟練了。
魯智深問道:“那有沒有辦法讓那些青壯更快的掌握這門本事?比如讓那些經驗的鐵匠能怎樣辨別好鐵器好壞的特征記錄下來,讓青壯能很快掌握這門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