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赫眨巴著眼睛趴在扶蘇的小肩膀上,這輩子,始皇大大和他的孩子們就交給我來守護吧
六英宮中,琴筑師彈奏著悠揚的鄭衛之樂,群臣依次分案席地而坐。
在古代不同時期,對“左右”的尊卑秩序也不一樣。在春秋時期,主人請客時,大多“虛左以待”,客人坐在左邊的尊位。
而到了戰國時期,又開始以右為長,譬如當年趙國藺相如便因“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而惹來廉頗的不滿。
秦國以軍功立國,士兵作戰時多以右手持槍矛殺敵,更崇尚以右為尊。
譬如秦軍之中剛入伍的小兵,只能梳朝左的發髻,隨著殺敵立功職位升遷,發髻開始梳到頭部中上位置,接著梳到右上,最后到達頭部正中央
韓非作為被宴請的客人,此刻端坐于嬴政下首、昌平君的對面,酒尊擺放在左邊。
在周禮對不同階層制定的車馬輿服規范中,大多數時候是以大為貴,但在飲食方面則反了過來,“天子一食,諸侯再”、“君子食不求飽”,所以貴族的酒器餐具講究以小為貴。
在宴會之中,按照客人身份的高低不同,分別擺上三足酒尊或酒斛、酒爵等飲酒器物。
但在君王宴客時,則不再設斛爵之器,眾人皆以尊飲酒,須將酒尊面朝君王以示尊敬,這就是所謂“惟君面尊”的細節。
有侍者魚貫其間舉壺依次添酒,當年商君認為酒為百藥之長,使民沖動私斗、致病、誤事,有百害而無利,便實行了嚴格的禁酒令,為進一步防止民眾偷飲,又下令禁止私人釀酒。
比起動輒喝得酩酊大醉的燕趙游俠,在秦國便是公卿大夫,等閑也不敢貪杯縱酒。
侍者按慣例再次繞過了扶蘇幾位孩子,將閭眼巴巴望著大臣們的酒尊,一臉渴望。
明赫心道,“嗐,這種十來度的低度酒又渾濁又寡淡,食之無味,早知要來這里,我該找黃牛給父王買兩瓶飛天嘗嘗的,保管他會喜歡的,唉可惜了”
嬴政正起身帶領群臣與韓非對飲,聞言暗想,“不知他口中黃牛所產“不渾濁不寡淡”的飛天,究竟是何種滋味”
李斯再次聽到這神秘聲音,心中巨震,悄悄往扶蘇身上瞄了一眼,聰明如他,上回沒猜出的答案,現在頓時浮出水面是九公子
口中稱呼著父王的、兩次都在場的孩童,只有他。
他一邊悄悄豎起耳朵聽,一邊跟著起身敬酒,心中糾結,九公子定然并非尋常嬰兒,可他那卻般得王上喜愛,究竟該如何將九公子的異狀稟告給王上
還有,為何九公子上回斷言,王上將來會殺了自己
更讓他膽戰心驚的是,既然自己能聽到九公子的心聲,那王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