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起身施禮,帶了嘻戲的道“御弟哥哥,受御妹一拜。”
唐僧見了有些無措,心想如果還禮,那就是認了;如果不還禮,一國君王給你施禮,你不還禮,那就是蔑君之罪。而且女王也尷尬,定會不悅,再犯了病,耽誤了我師徒行程怎么辦于是,只好起身還禮,道“陛下免禮。貧僧豈敢承受”唐僧這樣說,一是想表明自己不同意;二是想給女王一個臺階下,只當作玩笑罷了。
可偏偏這女王認真,并未直起身,并指正道“御弟哥哥錯了,你我應當兄妹相稱,怎么還陛下、貧僧的”
唐僧見糊弄不過去,心想你既然要哥妹相稱,那就隨你吧。如此相稱,也沒什么害處。我本想要討得你高興,好早些換了通關文牒西去,不正合此意于是道“哥哥錯了,御妹快快免禮。”
女王“咯咯”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純真,那么開心,那么燦爛,就像這御花園里盛開的牡丹花,絢麗而自由奔放,無拘無束。這一笑,真真是,羞花閉月,沉魚落雁啊
女王止住笑,關心地問“御弟哥哥,你為何要到西天取經何時離開的大唐一路可否辛苦有否遇到了危險”一口氣問了許多問題。雖然這些事情太師都已經給她講了,但是,她還是以此為話題同唐僧多聊些,不然,能說些什么
唐僧道“御妹莫急,待我給你細細講來。”唐僧有意要討她高興,便把昨晚向太師講的那些又說一遍,道“我大唐皇帝陛下,為安撫定國時戰死沙場將士們的亡靈,特遣我到西天佛國取回大藏真經,以超度他們,使其免遭孤魂野鬼之苦。我于貞觀十三年秋,辭別我皇陛下,離開長安城,如今算來已經有四個半年頭了。一路上,跋山涉水,降妖伏怪,歷經千難萬險,九死一生,但終能逢兇化吉,此乃佛祖佑護也。”
女王聽得十分認真而投入,猶如親臨其境,心弦緊繃。聽完后痛惜地道“路途如此遙遠,前途又如此兇險。御弟哥哥,你何不擇佳處而居,不再受那般磨難”女王有意試探唐僧,看看他的反應。
唐僧道“我佛心所向,不可半途而廢。況且又是皇命難違,我只能一路西去。”
女王聽了心里生出一絲涼意。須臾,又無話找話地問“御弟哥哥,你那兩個徒弟是在那兒收的怎么那樣”女王想說“怎么那樣丑陋”,但礙于面子,卻沒有直說出來。
唐僧明白女王的意思,道“御妹有所不知,我的這三個徒弟,都是我在取經路上收的。長的猴臉的那個,是我的大徒弟,叫孫悟空。長成豬臉的那個是二徒弟,叫豬八戒。還有個三徒弟,長的象黑炭,名叫沙和尚,你還未見過。別看他們長的難看,但是,他們心地善良,不做惡事。而且,他們都有些本領,尤其是我那大徒弟。一路上,多虧了他們三個,保護我才度過了各種難關。”
女王道“御弟哥哥,一路上都是遇到了什么危險能否說來給妹妹聽聽”
唐僧心想說說就說說,今日不是要哄你高興嗎于是道“我師徒路過火焰山時,那火焰山,綿延百里,火勢兇猛,山火熾熱,離十幾里遠臉都象貼在煎鍋上,烤得生痛。大徒弟為撲滅那山火,還差點丟了性命。有一次我被歹人放進蒸籠里蒸,那蒸籠里悶熱難耐,讓人窒息;還有一次,他們要用油鍋煎我,把我吊在油鍋之上,油煙沸騰,烤得我皮裂。都多虧了我徒弟們,一次次把我從危難之中救出。”
女王聽了,好生心痛。唐僧講的每一句,都牽動著她的心。她關切地道“這都是些什么人呀如此歹毒,竟敢傷害御弟哥哥性命”
唐僧道“大千世界,無所不有。惡人歹人,妖魔精怪,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