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卯時末,丁欽差一行正沿官道前行,距去往荷前村的岔路口還有一段距離,就遠遠看見官道上聚集了許多的人。待丁欽差一行走近,為首的那人急忙迎上來拜見,道“桃園縣縣令紅杏,率桃園縣官員恭迎欽差大人。”
丁欽差在馬上還了禮,道“紅大人,本欽差奉我王陛下之旨,前往貴縣荷前村,宣旨賞賜荷英,以表彰其大仁大義之善行,請紅大人一同前往。”
紅縣令道“卑職遵命。”
紅縣令命衙役和旌旗手前面開道,自己伴隨丁欽差。一行人,浩浩蕩蕩,朝荷前村而去。至午時,來到荷前村村前,早有前哨通知了荷員外。
荷員外率領德高望重族人及頭臉富戶之人,已在村前迎候。荷員外向丁欽差叩頭道“小民荷麗,叩見欽差大人。”
其她迎候之人也伏身叩拜。
丁欽差下了馬,道“荷員外等請起。本欽差奉我王陛下之旨,賞賜荷英。你引領本欽差前去。”
荷員外道“小民遵命。”爬起來,前面引路,向荷英家走去。
村里老老少少,都來觀看。人們議論紛紛,嘖嘖稱贊,無不稱頌荷英大仁大義得了好報,同時又艷羨不已。
荷員外引領丁欽差來到荷英家院門前,只見那籬笆院門掩著。荷員外走近一看,籬笆門用一根小木棍別著,便大聲向院子里呼喊“荷姑,欽差大人來了”荷員外喊了兩遍也沒聽到有人應聲,忙轉身走到丁欽差跟前,戰戰兢兢地道“欽差大人,荷姑不在家”
丁欽差聽了,不禁有些尷尬。
這時,看熱鬧的人群里,有一個小孩高聲道“我知道仙姑在哪里。”
荷員外忙轉身對那小孩道“你快去把荷姑叫來”
丁欽差曾被荷英的大仁大義之舉所感動,對她很是敬仰,覺得這樣的大善之人理應受到人們的尊敬,不能像對待普通百姓那樣,隨意地呼來喚去。今日,自己又是奉旨賞賜,代表女王陛下而來,而陛下對她們又是那樣的關心仁愛,以致為她們落淚不止。自己要為陛下昭告天下,彰顯陛下的仁愛之懷。于是,不等那小孩應承,便阻止道“荷員外,莫要這般,本欽差隨這孩兒去見荷姑便是。”丁欽差受了人們感染,也稱荷英為“荷姑”了。
眾村人見丁欽差沒有一點官架子,無不感動。
丁欽差跟隨那小孩,徒步來到河堤,累得大口喘氣,侍從與紅縣令見狀,忙上來攙扶,丁欽差輕輕搖了搖手,道“切莫攙我,今日之累,只是累我身一時,你若饞我,則會累我心一世。”紅縣令等聽了,雖不太懂丁欽差話的意思,但也只好作罷。
丁欽差跟隨引路的小孩走上河堤,沿河堤向東走了有二里路,前面引路的小孩用手一指河灘,道“荷姑在那里。”
丁欽差沿小孩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左前方的河灘上有兩個人,正彎著腰,揮舞著镢頭,奮力地刨地。丁欽差感慨不已,停住腳步,整了整官衣,然后挺直腰板,莊重地向荷姑走去。
引路的小孩早已一蹦一跳地跑出了老遠,邊跑邊向著荷英大聲咋呼到“仙姑,官府大人要見你”
荷英母女正在開荒,聽到有人喊,停住手抬頭看,見河堤上人山人海,潮水一般向這奔來。荷英母女驚愕不已,手握著镢柄,怔怔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紅縣令忙對荷英大聲呼喚到“荷姑,欽差大人奉旨賞賜你,快快來接旨。”
又有鄉親也止不住大聲喊到“仙姑,快過來接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