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神秘的一笑,悄聲道“你有所不知,大將軍早就與康木匠有了魚水情歡之事。朕只是成其之美罷了。”
水仙又道“卑職斗膽,敢問陛下可否還有他意”
女王見水仙問的誠懇,她又是自己的貼心之人,不好再瞞她,沉思稍頃,輕輕嘆了聲氣,道“知朕者,常隨令也。朕如此做,本有兩個目的。其一是,朕登基為王,還需依仗大將軍的維護。因大將軍原為朕的上司,平定春花叛亂,朕又是求了大將軍的。朕今日做了國王,她免不了心中有所不平衡,此既是為了安撫其心。二者,朕賜她成婚,本來是想先讓她趟個路,朕也好將郎君接進宮來。現在看來,這個倒不需要了。”
水仙道“陛下,為何”
女王嘆息道“他已經回西圖國了。”
水仙輕輕地“嗯”了聲,隨后又道“陛下莫慮,陛下何不也將國舅接來”
女王輕輕地搖了搖手,不無惆悵的道“不可,那樣太讓他作難了。”又喃喃地道“若是他也像康木匠一樣,也毀了”女王沒有再說下去。
水仙勸慰道“陛下,常言道,好事多磨。陛下定會如愿以償的。”
女王沒有答話。
水仙又道“陛下,卑職斗膽直言,陛下仁慈之心懷,非但不能安撫大將軍,反倒會讓其以為陛下怯弱,討好于她,會助長她居功自傲之心,進而會有恃無恐。春花之前車,不可不鑒呀。望陛下三思。”
女王將信將疑的道“你是否太過濾了”
水仙誠懇的道“陛下,卑職以為,陛下之所以能登基,成為我女兒國國王,皆是因為陛下乃天子之命,萬圣之體,蓋世之智慧也。陛下雄才大略,運籌帷幄,力挽狂瀾,一舉鏟除了春花等反叛之徒,挽救了先王江山,功高蓋世。先王圣明,洞察世事,將基業傳承與陛下,與她人何干陛下登基,乃是萬民所望,實至名歸,絕無絲毫愧欠。陛下至尊,貴為天子,普天下之人,皆為陛下之臣子臣民。陛下仁愛,可施恩惠垂憐臣子,但萬萬不可有討好之意。昔日之友情雖在,但君臣綱常不可不嚴明,天子尊威不可不威嚴。只有如此,才能號令天下,威震四方。”
女王沉思道“常隨令所言極是。”
水仙又道“啟稟陛下,卑職一路與那康木匠攀談,雖還不能細知其人,但可窺其心于一斑。此人勢利,見利好為,絕非仁義之人。卑職擔憂,陛下的好意,會被他用偏。請陛下斟酌。”
女王驚訝的道“此話怎講”
水仙道“陛下,卑職斗膽揣測,一旦他們結為夫妻,那康木匠斷難不會搬弄是非。天長日久,大將軍難免不會被其所惑,到時恐生不測。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無。陛下不得不防啊。”
女王遲疑的道“如何防”
水仙道“回稟陛下,依卑職愚見,如要防患于未然,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他們相聚。”
女王沉思道“不妥。常言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一旦被大將軍知道,事情反倒更糟。此乃下策,不可取。”
水仙聽了沒再言語。
女王又道“常隨令可否有兩全其美之策”
水仙沉思片刻,道“回稟陛下,卑職倒是有一亡羊補牢之法,但卑職不敢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