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住持問到“陛下,您既回來了,奴婢去稟告當今國王陛下,陛下意下如何”
牡丹仙子得知老太師已命喪黃泉,心中凄涼,又得知女兒國再易君王,現已是“龍子”登基,朝中大臣已無舊識,感慨的道“現已世代更替,物是人非,朕就不再打擾他們了。見了你們二位,也就了卻了朕的思念。朕要回去了。”說著,眼里充滿了淚水。
二位住持依依難舍,苦苦挽留。
牡丹仙子感慨的道“常言道沒有不散的宴席。你們留朕千日,也終有離別之時。你們二位也多多保重吧。”起身欲往外走。
玫瑰住持流著眼淚,道“陛下,您這一去,又是兩界相隔,不知今生今世玫瑰還能再見陛下一面否”直說得三人淚如雨下。這真是相見時難別更難。
牡丹仙子不忍心再作停留,以免徒增三人悲傷,便輕輕移步,向配殿外走去。這時月季住持突然想起,今年春天,耶律國華神醫之子華友明來佛仙殿上香求子之事,心想陛下此去,恐再難相見了。那華神醫曾有恩于陛下,不如將此事稟報與陛下知曉,看陛下能否有什么法子,圓了那華氏一家的夢。思量再三,猶猶豫豫的道“陛下,奴婢有一事要稟報,不知當講不當講”
牡丹仙子停住腳,心想我此一去,已如那生離死別,還有什么不可講的于是道“你我生時如同姐妹,現又入同門,此一別兩界相隔,見少離多,還有何話不當說且講無妨。”牡丹仙子語音哽咽。
月季住持道“回稟陛下,自佛仙殿建造以來,朝拜者眾多,百姓都道,所求之愿,無不靈驗。因而,我佛仙殿美名遠揚。今年春天,耶律國華神醫華老先生之子,來佛仙殿上香,求了一愿,奴婢十分為難,耿耿于懷。”
牡丹仙子道“朕記得,耶律國華神醫有恩于朕。他有何愿快快講來。”
月季住持道“回稟陛下,那華神醫之子,已年近五循,其妻也已五十有余,膝下有三女,就是未能生一男兒。恰又是這華氏已五代單傳,全家人為此痛苦不已,憂心華氏絕了后,華氏醫術無了傳承之人。萬般無奈,方來佛仙殿求愿,但怎奈佛仙殿只司平安,救人苦難,無送子娘娘,因而,此愿一直懸而未能實現。今奴婢見陛下自天宮下凡,奴婢不言如鯁在喉。萬般無奈,思量再三,奴婢才斗膽稟明陛下,給陛下添了心事,望陛下恕罪。”
牡丹仙子疑惑的道“華家為何不納妾納了妾不就沒了這般煩惱”
玫瑰住持道“回稟陛下,這事奴婢二人也問過,可那華神醫之子與其妻感情篤深,恩愛有加,寧死不肯納妾。這華神醫夫婦,見他們二人感情和美,便也不忍心強求,所以,才到今日這狀況。”
牡丹仙子感嘆道“這華神醫之子也是個有情有義之人呀。華氏一門,真是讓人可敬可佩。”
月季住持愧疚得道“陛下,奴婢本不該給陛下添憂的,但奴婢想華氏一家是善良仁義之人,應得善報,因而奴婢不敢欺瞞。不如實稟告陛下,奴婢心中不安。請陛下恕罪。”月季講完,竟然“鶯鶯”地哭了起來。
牡丹仙子安慰道“月季住持莫哭,朕怎會怪你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何況是救過朕的性命那年朕幸得華神醫妙手施救,才使朕又有了兩年陽壽,做了功德,升天為仙。若非華神醫,哪有朕今日雖然此事難辦,但朕也要排萬難,兌現華氏之愿。”又道“你問否華神醫華老先生可好”
月季住持道“回稟陛下,奴婢二人均已向華神醫問候了。他老人家身體有恙,臥病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