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這樣的人,在山壁留下絕筆后,定不會反悔。但是月月也確實沒有在深谷中見過他留下的痕跡。
她在武功學成后,還特意從她和蕭月母親墜入深谷的那個位置望下跳,想模擬當年蕭遠山跳崖的情境。
即便如此,她也未能得到蕭遠山留下的任何訊息。
她若已尋到蕭遠山,將他帶到蕭峰面前豈不省事
可惜此法并不可用,她只能令想他法。
月月從那個給她消息的丐幫弟子口中得知,蕭峰的養父母居住在少室山下的農家。
信陽城距離少室山最多不過半個月的路程,月月二十五年的時間都等得,再多花一個月、半個月的時間又何妨
明明蕭峰就在信陽,月月卻沒有去見他第二次。在交待完群香齋的一應事宜后,月月買了匹快馬,立即趕往少室山。
已知蕭峰養父名為喬槐,又知他住在少室山腳下,月月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打探到喬家所在。
喬家的間土屋蓋在少室山陽面的山坡上,旁邊開墾了一片菜園。
菜園旁邊有一棵大棗樹,此時正值秋日,樹上結著累累的大棗,一顆顆泛著紅光的棗子瞧著格外喜人。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丈正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打棗,月月走到樹下時,樹下已被他打落不少棗子。
“大伯,不知喬槐老公公住在何處”月月走上前問道。
老丈放下竹竿,轉頭對月月道“我就是喬槐,姑娘是找我的”
他一雙眼睛溫和又慈善,看向月月的目光里又帶有一絲老實生活的百姓對待陌生人的謹小慎微。
他絲毫沒有因為自己養出了丐幫幫主而有一分超出自身的傲氣,依舊是用平常心生活。
“是的,”月月答道,“我久聞丐幫幫主喬峰的英名,今日路過少室山,特來拜訪。”
喬槐聽見月月夸贊蕭峰,笑彎了眼睛,作為父親,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能被人夸贊,他便已足夠滿足。
至于丐幫幫主是何威名,遠離江湖的喬槐并不清楚,只要喬峰一如他離家時所說的那樣,他是在為更好的大宋努力就行。
他們是大宋的百姓,只有大宋好了,他們的日子才會好。
從蕭峰加入丐幫以來,他屢屢為丐幫立下汗馬功勞,光是他破的大難題、立的七大功勞說出來就足以令人如癡如醉。
少林寺建在少室山上,喬家就在少室山腳下。
蕭峰自任丐幫幫主的兩年來,不想因丐幫幫主前往少林而弄出太大的排場,驚擾到少林寺眾僧,一直沒有回過家。他都是命丐幫弟子為喬家父母奉上衣食,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敬意。
喬家父母知道蕭峰在做大事、做大好事,自是支持他在外奔波,對他能每年想到自己已是非常滿意。
月月這個瞧著與蕭峰差不多大,言語中又充滿了對他的仰慕之意的姑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喬槐的注意。
他雖然只是少室山腳下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夫,這輩子見過的人可能都沒有一次丐幫大會出現的人多,但不妨礙他有樸素的辨人方式。
一個人對待他的態度、看向他的眼神、和他對話時的語氣言辭,基本上就可以說明他是個怎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