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昌摟住女兒,“不哭了啊。”
元氏過門半年就生下文茵之事讓老太太落人話柄了,老太太恨得不行,通通發泄到元氏身上,就說這次三娘生病偷他房里的東西,元氏逮到后,老太太罵元氏賊喊捉賊,嚷著要報官
這種成見,一時半會消除不了。
他給小姑娘擦眼淚,“奶誤會你阿娘做錯了事,往后就好了。”
“才不會好呢。”
“會的。”趙廣昌把兒女帶到灶間,“阿耶會想辦法解開她們的誤會”
關上門,去墻角壇子摸了塊四四方方的黃色紙包,“看看這是什么”
趙文茵打了個哭嗝,“桂花糕嗎”
“嗯,小點聲”
這點桂花糕是他在糕點鋪關門前擠破頭買回來的,這些日子一直舍不得吃,他展開紙包,掰一小塊喂到女兒嘴邊。
抬頭間,不經意瞅到隔柵窗有片陰影,定睛瞧去,無數雙黑黢黢的眼貼著隔柵,眨呀眨的。
“”
想讓他們閉嘴已經晚了,不知誰先尖著嗓子喊了句要吃桂花糕,所有人都哭鬧著喊餓。
“”
趙廣昌緊了下后槽牙,把紙包給女兒,“給你奶拿去,讓她分給堂兄他們。”
趙文茵捧著紙包,腦袋一埋,大口大口吃起來,完了舉著紙嘚瑟的拍上面的糕屑,“就不給他們。”
窗外的人瞧見了,又哭又跺腳,比倒掛的豬還能嚎,趙廣昌受不住捂耳朵,“堂伯給你們煮粥。”
那些人沒有任何反應,一聲尖過一聲的哭聲震向天際,趙廣昌恨不得暈過去了事。
這事傳到堂屋,老太太瞪元氏,“瞧你教出來的好閨女。”
在路上,梨花從老三那兒得了桂花糕想也不想轉手就給她,文茵呢
總說她偏心,這事擱誰身上不偏心
她扭頭找梨花,小姑娘握著扇子給她阿耶扇風,小臉滿是汗也顧不得擦兩下。
“梨花,去灶間找你大伯拿桂花糕吃。”
“我不餓。”梨花回,“我聽大堂兄說故事呢。”
趙書硯是大房原配生的,十四歲就跟著趙廣昌守鋪子,趙廣昌守糧鋪,他守鹽鋪,每天過來住。
她問趙書硯城里的事,衙門還沒威逼富戶捐糧,但已做了登記,估摸著就這一兩日了,因為城里最大的富戶已在收拾準備離開事宜了。
那戶富戶姓李,女兒是戎州城某官吏的小妾,青葵縣衙門不敢得罪他,他一走,沒有靠山的富商就成待宰的肥羊了。
趙書硯還在說李家的事,“李家一走,城里的糧價肯定還會漲,鋪子就我和阿耶恐難守住那些糧,你們來了正好。”
進院梨花就瞧見落了五個大鎖的門了,問趙書硯,“咱家還有多少糧”
“九十石糧,四十五石摻了糠,四石發霉的”
趙廣安皺眉,“這不是造假嗎”
“沒辦法,其他糧鋪都這么賣的。”趙書硯之前也不贊成摻糠的做法,但其他鋪子的人太狡猾,買他家的糧回去摻糠賣
梨花打斷這個話題,“大堂兄能問到李家哪日走嗎”
“后日吧,城里的鏢局都被他們請走了”
梨花看向桌邊趴著的老村長,“村長爺,你說去京城的,還去嗎”
馬上要亂了,絕對不能留在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