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地的人撲滅了火堆,官道暗了許多,老太太緊張的握著鋤頭,“三娘,你五堂伯他們不會出什么事吧”
“不會,那群人不是附近村民,此番上山是想營造山里有幫手的假象罷了,實在他們有家人在官道上,不會和五堂伯他們硬拼的。”
剛說完,漆黑的山里爆發幾聲怒吼叫嚷,接著是窸窸窣窣的響動,以及嘩嘩嘩的樹葉聲。
估計打起來了。
老太太膽戰心驚,“咱要不要幫忙”
“等五堂伯的消息。”
梨花面上鎮定自若,卻也害怕發生意外,雙眼緊緊望著黑不見底的山坡。
一會兒后,路旁的樹顫了顫,樹后鉆出幾個人來,梨花歡呼,“五堂伯他們回來了。”
趙大壯身上沾了不少雜草,見難民們往前簇擁,給官道空出了大片地,喊道,“我們把糧食奪回來了。”
怕被盯上,好多難民們摸黑前行,驟然聽到這話,齊齊停下腳步。
趙大壯又喊,“剛才被迫交了糧的可以回來取。”
難民們面面相覷,既想拿回糧,又怕趙大壯故意放出誘餌引他們上鉤,然后逼迫他們把糧全交出去。
沉默蔓延,整個官道死一般的沉寂。
半晌,一老翁跺腳,“大不了不活了,我去。”
他擱下背簍,視死如歸的走了出去,“老大,你們先走。”
對方要拿他威脅兒子,他就當場咬舌自盡。
老翁一邁腳,另有兩個年輕漢子跟上,“我看他們面善,不像壞事做盡的人。”
趙大壯倒是不知他們怕成這樣,等人走近,問他們損失多少糧。
老翁,“我家四碗。”
一灰色衣服的漢子道,“我家六碗。”
趙大壯看向擰眉不言的青年,“你呢”
青年垂眼,“我給了四貫錢。”
“我找找。”趙大壯手伸進麻袋,真摸到了銅板,給錢時,見青年顴骨有淤青,多問了句,“他們打的”
青年唔了聲,拿過兩貫錢就要回去,絕口不提手里的錢少了兩貫。
趙大壯打量他,青年面如冠玉,一身天藍色長袍裝束襯得氣度不凡,難怪拿幾人問他要錢,大熱天還講究穿著的人必不是窮人。
想到梨花的叮囑,他開始與其寒暄,“還有沒有損失其他”
麻袋里除了糧,還有銀錢首飾。
青年怔了下,“沒了。”
“那你過去問問誰家交了首飾,我們出了力,留一半作報酬,其他的會悉數返還。”
青年欲言又止,趙大壯怕自己表現得太熱絡令人起疑,低頭給老翁舀糧,“老丈可是去戎州城”
“是啊。”見趙大壯舀糧的碗比他家的大,心頭過意不去,“多了。”
“沒事。”趙大壯趁機打聽,“戎州城乃州城,刺史下令封城怎么辦”
“其他人也在說這事,想進城,最好辦好過所。”
“奎星縣縣令會給咱辦嗎”
“會吧。”老翁沒有帶器皿,糧用衣服兜著的,說這話時,他并沒什么底氣,“不給辦,我們就有死路一條了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