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部分直接吊在火上烤,剩下的就拿去蒸或煮熟了,再挑其中一些搗成黏糊糊的泥,放水里使勁攪成漿,用布過濾后,倒進一個木桶中沉淀。
等沉淀完,就能得到一些半成品淀粉,到時候拿出來曬或烤干了,就徹底大功告成。
至于過濾時得到的那些山藥泥渣,正好再上鍋加工一下,煎成一個個藥泥小圓餅。
風風火火地忙活了半天,一頓豐盛的山藥宴終于大功告成
比對了一番,那被火烤出來的山藥聞著最是噴香,孩子們全都圍過去,想先嘗嘗這個。
棗兒將烤山藥切成小段,分到各人手里,叮囑道“都慢些吃,吃完了,過上一陣,沒覺得有不舒服,再來拿剩下的。”
孩子們都乖乖應了,大人也聽話點頭。
熟了的山藥,剝開皮,幾乎不會再讓人手上泛癢。但方仙兒提到的食用山藥可能會過敏的事,還是值得注意。
孩子們捧著分到的燙乎烤山藥來回倒手,口中不住吹著冷氣,希望它快些涼下來。
等折騰一會兒,溫度差不多了,就小心剝開山藥皮,露出里面烤得焦黃香糯的部分。
聞一聞,又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好味道。
迫不及待吹了兩下氣兒,然后就塞到嘴里咬上一大口,咬開后里面仍是燙的,有些不經燙的孩子頓時眼淚汪汪,不好直接往下咽,又不舍得往外吐,只能邊吃邊和魚一樣吐嚕著嘴。
“唔唔,太好吃了”
“呼好香的味道,這山藥嚼起來,竟會纏著我的牙呢”
大人們見狀都笑道“哎喲,已經吃過這么多好東西了,怎的都還是一副饞貓樣兒又不會短了你們吃的”
孩子們只是嘿嘿地憨笑。
不管如何,她們的童年雖然生活在山里,但似乎也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快樂呢。
平日有玩在一起的好伙伴,又有人教學問,有新奇的故事聽,有方仙兒的好東西吃著,還有各樣的野果野菜換口味當零嘴兒。
放到以前,誰家敢想,自家養出來的孩子,能過上這樣自在滋潤的日子
他們一代一代地受苦,挨餓,擔驚受怕地服役,那以前的日子,壓根不叫生活,頂多算是想方設法地活下去。
但或許從這一代開始,他們就有希望過上像樣的日子了。
過上有盼頭,有心勁兒的日子。
過上不愁吃喝,不懼饑寒,不憂生死的好日子。
等一群人吃完了烤山藥,又將山藥餅和蒸山藥吃了。
萬幸的是,他們這些人似乎沒有對山藥過敏的,還算有福氣,不用眼巴巴干看著別人吃。
這山藥做的吃食,雖不比方仙兒的那些仙品口味豐富,但大概是她們自己親身出的力,得來的食物,就像那豆油一樣,吃著總覺得心里滿足得緊。
忙活完這事,一行人就歇下了。
提取淀粉用的水先沉淀一晚,等明早荷花她們再去處理。
在陣陣山藥的香氣中,所有人一夜好眠。
次日清晨。
大伙照常洗漱收拾完,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那紫米面包,打算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