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方仙兒這聽完楓油的事,大伙就往回走了。
回去以后,棗兒動手切木板,打算趁這點時間,做個壓豆腐的模具出來。
方仙兒說了,做豆腐的最后一步,不壓不成形,最好是有一個方形模具,下方扎些孔眼兒,方便控水出去,這樣最適合壓豆腐,做出來的豆腐,也既好切又好看。
做模具難度不大,棗兒手里邊做活,還能跟其他人聊幾句楓油的事。
例如榨油合作的方法,以及如果真的能成,到時候售賣又該如何分成。
“先假設這事能談成吧,而且成了以后,能靠賣油賺到一些錢。”
棗兒擺弄著木板,分心說道,“這合作細分一下,就是咱們出手藝,告訴他們楓籽與豆油的價值、榨油的詳細法子,以及榨油木器的制作。”
“而他們那邊能出的,就是翅果和力氣,且最后往外賣那些油時,少不得還要靠一下韋平安他爹的關系。”
大牛點點頭,表示同意“咱的手藝,聽起來不費太多功夫,只在前期費點心勁兒,后面就不用再操太多心了。不過,我原來聽人說過,對于在縣城里做小吃的小販來說,一個好的秘方,勝過百倍的力氣。”
“咱們眼下就是捏了方仙兒給的好秘方,在談分成時,也不必短聲短氣,不如就從對半開始談。”
其他人都沒意見。
又說了幾句,最后覺得四六分也能接受。他們四,對方六。
畢竟他們如今住在山里,吃喝足夠,生活水平雖在努力提升階段,卻不用憂心額外的征兵和稅收。
可那個村子的人就不好說了,征兵先不提,但糧食的收成一般,接觸縣城的地方也肯定逃不了稅收,那生活就不一定有他們好過。
大家都經歷過難熬的時候,很能體諒這些。
畢竟都是種過地的人,知道這地再種也種不出金子來。農人的日子向來辛苦,手里永遠攢不下錢。稍微有點天災人禍,哪怕人沒出事,一個家也很容易就垮掉了。
就像是好不容易建起了一棟土房子,剛建好住進去沒多久,啥也沒添置,日子完全說不上舒服,就突然被人給推塌了,住也住不成。
可人總要繼續生活,就只能爬出石頭土堆,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蓋房子。
在這種情況下,能多一個進項,誰都不會往外推的。這也說明,楓油合作談成的可能性非常大。
“行了,明個咱們就去村里看看情況,韋平安保不準還沒走,有他摻在中間,兩邊也更容易說上話。”
棗兒說,“不過,就像方仙兒說的,咱們行事都得謹慎些。還不了解對方為人,貿然談生意肯定不成。”
“明個兒咱們過去,就先別提油的事,只借韋平安的名義跟他們打打交道,從小事觀察起來,相處一段時日,覺得沒啥不好了,再說合作買賣吧。”
“我覺得成。”秋娘道,“不如咱們背點不惹眼的菌子或草藥過去,假裝要賣,問問他
們有沒有啥門路,請他們幫個小忙”
棗兒點頭“可行,那就這樣辦”
聊完這些,徹底可以休息了,明個事情還多呢。
說起來,她們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縫隙時還要學習,一天天倒也充實極了。
大概是今天來回走得遠,累著了,還沒聽完每晚的睡前故事,大伙就很快沉沉睡去。
次日。
荷花比往常醒得都要早。
她昨晚泡上了野豆子,心里就像是裝了事,總心心念念地琢磨那做豆腐的法子,連夢里都在磨豆子呢。
這下起來,她收拾好身上,就趕緊跑去看了一眼泡著的豆子。
上手一摸,果然是像方仙兒說的那樣,豆子都已泡得格外飽脹,晶亮水潤,再掰開一個看看,連內部都給泡平整了。
這樣就可以做豆腐了
荷花胡亂塞了幾口吃食,墊了個半飽,然后就端著盛了豆子的盆坐到一旁,將豆皮全都剝掉,又拿著光溜的豆瓣跑到石磨跟前,打算按方仙兒教的辦法先磨出豆漿。
用它的話來說,去了豆皮再磨是很有必要的,豆子好出漿,過濾時也不容易出沫,可謂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荷花正吭哧轉著磨,其他人就陸續醒來了。
大牛睡眼朦朧地拿著牙刷和竹筒走出洞口,呆呆地刷過牙吐了水,張大了嘴巴,正打著哈欠,余光一掃,就看見有人在遠處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