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快俯下身去,從賜福箱中拖出一個造型古怪的陶制器皿。
這器皿的上半截,就像一個大碗,周圍一圈凹陷下去,可以盛放東西,中間卻佇立著一根空心的圓形柱體,薄薄的一層壁,上窄下寬。
器皿的下半截也是封閉的柱體,上窄下寬,柱頂端的口徑就與上方碗底一般大,在側面連接底部的地方,開了一個圓拱形的小洞,從洞口往里可以看到這柱體的內部全是空的。
“這是一種碗,還是一口小鍋”棗兒好奇問道。
李發宗搖了搖頭,他也沒見過。
想到里面還有東西,他又俯下身去,掏出一個相同的陶器,以及兩個沉甸甸的木盒子。
這木盒的外形與裝餅干用的十分相像,只是顏色更深一些。
揭開盒蓋,里面全是凝固在油水中的食材,一小塊一小塊那樣排列著。
像是豬油,但其中又有許多別的食材,又是從沒見過的新鮮模樣。
村人們稀罕地圍著這東西看了半天。
盛珺也跟著定睛一看,發現系統又把食物的外包裝掉包了。
塑料包裝盒被替換成了陶制炭爐小火鍋,真空包裝的食材被做成火鍋底料模樣的固體,保存在盒子里。
盛珺查了一下保質期,發現居然長達三個月。
系統應該是有些別的高科技,才能保證這些食物在沒有密封的狀態下存放那么久。
不過,自熱火鍋最重要的加熱包似乎不見了眼前這個玩意看起來只能算速食火鍋,跟自熱一點也不沾邊。
甚至還得古人們自己燒炭使用。
唉,她還以為加熱包會以之前暖寶寶的形態出現呢,那樣的話,火鍋塊直接煮,暖寶寶還能拿去用。
可惜大伙是薅不到這個羊毛了。
觀察完畢,見李發宗他們還在那里研究,盛珺就出聲解釋了一下這鍋子和食材的用法
“你們手中拿的是炭爐火鍋,那木盒里裝的都是處理過的食物塊。先把食物塊倒入小鍋里,稍微添點水,再給下面那個炭洞里放些炭,煮開以后就可以吃了”
這話剛說完,盛珺就一拍腦袋。
反正沒有自熱功能了,都是煮著吃的,用不用這個炭爐還有什么區別
古人們就跟煮方便面和速食粥一樣,去煮這個火鍋塊就好了,還能方便點。
她立刻出聲打了個補丁“當然,你們也可以不用這個炭火鍋,直接把食物塊丟進裝水的瓦罐里煮,吃起來也沒問題”
大伙聽完,臉上俱是驚奇,先全方位觀察了一下火鍋塊,然后又仔細端詳了一下炭爐火鍋。
棗兒忍不住道“原來這是一口鍋啊,這個樣式可真輕巧,非常適合出門時帶上,在野外煮東西吃,這樣就不用搭架子支鍋什么的了。只是,它需要燒炭才能用也對,用柴火的話,這么小巧的口子肯定放不下。”
秋娘也嘆了口氣“可
惜炭是個金貴東西,咱們肯定用不了。我在張家時,見他家老爺和夫人用過,確實很妙,不像柴火這般,總會起黑煙,難聞又熏眼睛。”
盛珺一聽,才知道原來棗兒她們還沒用上木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