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仙兒說了,此時的石灰,還是生的呢。
趁著灰石還燙,大伙費勁把它們弄了出來,熱乎乎地堆在地上。
棗兒拿起蒸餾水罐,蹲在石堆旁,用竹筒小心地舀水出來,慢慢澆在上面。
她動作格外注意,因為方仙兒給提醒過,在這步操作時,會升起一股滾燙的氣,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燙傷手。
眼看著灰石塊在水的浸澆下,漸漸散開成灰。
滿臉烏黑,頭發凌亂的棗兒,終于用手背蹭了把額上的汗,露出笑容道“太好了,總算成了,咱們的地終于有救了”
村人們一整天都在熬火煮水,精疲力盡,這會兒也都松弛下來,欣喜發出興奮的呼聲。
盛珺遠遠看著,也被大家的喜悅感染到,嘿嘿嘿地笑了起來。
雖然吧,她自己沒動手,但她可是本次工作的重要理論指導嘛。
誰能想到在現代,數理化知識早就還給老師的她,在穿回古代后,憑借現學現賣的半吊子功力,帶著一組勤奮的草臺班子,竟然也能做出這么多東西來改善生活呢
悄摸叉會兒腰,讓她小小滴驕傲一下吧
成功制出熟石灰,可以改良酸酸的土壤了。
大伙也順利掌握一門新的技藝,學會了燒石灰的方法。
盛珺道“這石灰可是個好東西,回頭多做些生的囤著,可以消毒用。以后若是去外邊蓋房子,用石灰也能讓房屋變得堅固許多,那可要比土房子耐住多了。”
還有,假如后面有條件修水泥路的話,石灰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呢。
話說回來。
她們這次制出熟石灰也沒能得到什么成就獎勵。
不過石灰這東西在古代出現得很早,估計是中途有誰誤打誤撞做出來過吧,只是不一定知道用法
唉,還真是可惜呀
村人們將盛珺的每句話都仔細記下,如獲至寶。
趁著泥爐還
能用,大伙一邊翻地,一邊繼續燒制石灰,日子過得充實無比。
另一邊,遠在南方的鐵柱等人就沒這么順利了。
在進城以后,韋十八就帶隊去找以前合作過的人談生意。
這些人里,除了幾位大主顧,剩下都是本地的商戶。
能直接在他們那里出貨的話,就可以省下不少力氣。
先要找的是位商戶。
韋十八暫時沒有拿出果油和罐頭,只帶著常規的貨品上門拜訪,結果就吃了個軟癟。
只見富態的商人老板手握折扇,面露苦惱說道“哎呀呀,韋家兄弟,你說說這事鬧的,我們這也不知道你跟明北兄拆伙了呀。”
他來得早,我們就跟他談了,東西也已經收滿,這會兒完全吃不下你這邊的貨了”
對方話里話外說吃不下貨,久浸商道的韋十八心里卻是門清。
一個中小的商隊,能帶的貨就是那么些,哪有吃下一家,卻吃不下第二家這說呢
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商人的神情,大概明白了,對方這樣其實是想和自己壓價呢。
韋十八思索片刻,猜測明北這次肯定是舍本錢給這些人做人情了,不然對方不會是這個態度。
明北對商隊很是了解,又沒甚羞恥心。
即使已經判出師門,自立門戶,但也不會輕易改變原有的行商路線,以及行商方式。
這樣的話,對方一路走過來收的貨,和他們這邊也不會差太多。
后來就是明北緊趕慢趕提前南下,和原來那些人脈接觸,先他一步賣貨。
上面這些,韋十八都想到了。
唯一沒想到的就是,明北那邊竟然舍得壓價,估計還給人許出去不少好處。
這是下黑手了,想把他徹底咬死吃光,切斷他的客源,自己做大啊。
想通關節,韋十八也不慌張。
之前明北脫離商隊時,隊里就變得干凈許多。
如今借著這個機會,正好可以再把買家篩上一篩,看清誰才是最值得合作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