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了,我買,我現在就買,我就要紅色的”其他的老師傅聽完也是爭著搶著要付錢。
現在的自行車基本上價格都在一百七左右,麥芒自行車九十九,員工價八十八,相當于用了不到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一輛自行車。
盡管小一些,但是不妨礙騎啊,尤其是對于女同志來說,二八大杠太大,遇到緊急情況,就算剎住車了,也容易因為腿支撐不到地而摔倒。
這輛自行車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小個子也可以輕松支撐。
尤其是這個華國紅,簡直不要太好看必須要買這輛華國紅的。
在場大部分的人都表示喜歡華國紅,只有一小部分喜歡其他顏色。
李麥芒趕緊調整生產,一半華國紅,一半其他顏色,免得其他顏色生產太多,到時候堆積起來沒辦法賣出去。
車子既然生產出來了,那么下一步當然是要賣出去。
現在買東西都是統一去供銷社的,尤其是這樣的大件,只有縣里和市里的供銷社才有賣。
李麥芒的思路也是這樣的,把車子直接拉到市里供銷社賣,不要票,定價九十九,試水之后,慢慢看能不能鋪到全國,畢竟,他們這個廠子產量還是挺大的。
“那怎么行”孫縣長直接否定了李麥芒的想法。
“你看,你的工廠是建在咱們樓縣的吧,你也算是半個咱們樓縣人,咱們樓縣供銷社怎么能沒咱們本地的自行車呢,我覺得,應該在咱們樓縣供銷社也賣。”
要不是避嫌,孫星早就在廠里買自行車了。
“但是咱們縣畢竟是貧困縣,不太合適吧。”
“正因為是貧困縣我們才更需要這樣便宜的自行車,一百七十塊,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不是一筆小錢,能省下將近一半的錢,這才是大家需要的自行車。”
孫星當然知道,縣里普遍收入不高,工人也沒多少,大多都是到煤礦挖煤的工人,用命掙錢。
可是大家為什么拼命的掙錢,不就是為了能過上好日子,什么是好日子,吃好喝好,穿好用好。
能用便宜的價格買自行車,他覺得,對于樓縣的老百姓來說很重要。
如果以后大家知道這么便宜的自行車,是他們樓縣生產的,但是樓縣卻買不到,他是會被大家戳脊梁骨的。
李麥芒被孫星說服,在樓縣的供銷社留留一部分賣。
第一天生產的三千多輛,還沒等入庫呢,就被內部人員買走了近一百輛,還沒買的工人也是急,準備等到周六放假立刻回家拿錢買車。
來培訓的老師傅們、保安、工人,不少都用自己的員工折扣買了輛車。
也別嫌員工只有一輛車的折扣少,如果不限制數量,真有人敢直接從廠里倒買倒賣。
總有人覺得,這個年代的人單純、真誠,其實人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以前沒有那么無孔不入的報道,許多事情只在小小的范圍內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