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連續下了一個星期才放晴,放晴的那天,李麥芒看著久違的太陽,這才放下心。
下午的時候,孫星帶著王國柱開車過來了,問他們這里有沒有人員傷亡。
兩人的神色都有些萎靡,深深的黑眼圈,大大的眼袋,可以看出來最近都沒有休息好。
羅建設倒是見怪不怪“村里只塌了兩棟房子,沒有人受傷,還得多虧李廠長,村里大部分人都住進了工廠里。”
好歹算是個好消息,孫星原本嚴肅的臉上放松了許多“這場暴雨縣里有不少地方都受災了,有的地方還有人員傷亡,既然你們這里沒問題,我就帶人去其他地方了。”
按理說他此時應該在救災現場的,只是麥芒自行車廠太重要了,合資企業,又是目前縣里最掙錢的工廠。
孫星離開的時候,李麥芒看著吉普212輪胎上厚厚的泥土,打消了開車去縣里的想法,看來這兩天他們還要節衣縮食,至少要等到路況好些才行。
第二天又是個大晴天,給他們送貨的車這才能開過來,司機還抱怨這路上好多大坑,還有溝壑,都是雨水沖刷出來的。
這里偏僻閉塞跟路不好有很大的關系,要想富先修路,可不是一句瞎話。
只是現在國家還沒有能力,也還沒有時間把路修到這里。
李麥芒這時候格外懷念以前交通發達的時候,哪怕堵車,也比這時候有車開不出去的好。
這場暴雨他們這里損失小,其他地方卻受災嚴重,孫星也沒功夫研究新工廠的事情,直到市里來人考察才想起來這事。
拉著考察團往羅村去,路上考察團在車里東搖西晃的,終于忍不住開口說“這路這么破,怎么不修修,工廠建在這地方,不太合適吧。”
孫星擦擦腦門上的汗,無奈的說“縣里實在是沒錢,別說這條路,縣里攏共就一條柏油路,是往市里去的。”
修路也是需要錢的,哪怕大家可以不要工錢給自己家修路,材料、設備都需要錢啊,他們這樣的貧困縣,只能等著上面撥款。
當然,現在有自行車廠了,縣里今年的收入會好看些,但是這錢還沒落到縣里呢,總不能寅吃卯糧吧。
考察團默默的把修路這事記下,總算在腦袋晃暈之前抵達自行車廠。
破舊的村莊,嶄新先進的自行車廠,二者同時出現在眼前,帶著割裂又荒誕的獨特氛圍。
工廠門外停著等待自行車裝車的大卡車,村里原本的羊腸小道被大卡車壓的一擴再擴,足以供兩輛大卡車同時經過。
不遠處是各種各樣的小攤販,有賣水果的,有賣手工品的這里形成了以自行車廠為中心的小小集市。
孫星帶著他們在門衛處登記之后,順利進入工廠,今天是月初,是工廠開大會的時候,操作安全問題、用電安全問題各種都要反復強調。
等到李麥芒從臺上下來之后,孫星才給她介紹市里來的考察團。
其實考察團最主要考察的是自行車廠有沒有反動勢力,是否存在違規操作,違規建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