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對于李廠長提出的建設新廠的問題高度重視,經過研究討論,也是為了貴廠能夠更好的發展,希望貴廠能夠接受考察監督,共同開展工人同志的思想文化建設。”
李麥芒眨巴眨巴眼“怎么共同開展”
她沒有拒絕,考察團對視一眼,說“我們會委派優秀的黨員同志來貴廠進行思想文化建設,當然,這并不會干涉貴廠的經營,同樣的,李廠長也可以挑選人來共同進行。”
“哦”李麥芒明白了,這不就是她最近在搞的宣傳部嘛,內宣部他們想塞個人進來,防止她夾帶私貨。
可以理解,畢竟,她的身份確實敏感。
“可以可以,有優秀人才過來求之不得,正好可以進內宣部,什么時候過來我們好做好接待準備。”
二者一拍即合,考察團來之前都已經做好了據理力爭的準備,畢竟這些外國人是出了名的“自由自在”。
“等我們回去以后,大概一個星期之后他就能過來報道了,感謝李廠長的配合啊。”考察團握住李麥芒的雙手使勁搖晃。
工作能順利開展,他們可太高興了,還以為是趟苦差事,沒想到最苦的只有來的路上那段時間。
中午在工廠吃過飯,下午就離開了,工廠沒有招待所,他們想留下來也沒地方住,而且,他們還趕著回去匯報呢。
送走考察團,李麥芒在辦公室里開始勤奮的看來面試的人寫的試卷。
試卷是她出的,分成內宣部和外宣部兩個板塊,所有人都要做。
沒辦法,外宣部在現在,大家都還沒接觸過,也沒聽說過,所有人報名都是報名內宣部。
她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看看有沒有適合做外宣部的,然后把他調去外宣部。
市里派的人很快就要過來了,她必須在對方到來之前把宣傳部架設起來,內宣部就讓市里派過來的人先帶著,有不對勁的地方再說。
外宣部只能她自己先帶著,她以前雖然沒干過外宣部,可比起其他人來,經歷過后世各種宣傳手段狂轟濫炸的李麥芒,在這時候,也算的上是宣傳人才。
“報告”
“進。”辦公室里的人放下手里的鋼筆,摘下眼鏡,注視著剛剛進來的年輕人。
“坐吧。”
“是”
“不用這么緊張,就是簡單的跟你談一下你未來的工作。”
這么說,陳平安更加緊張了,他剛從晉省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宣傳部門,今天突然收到消息,說要派遣他去下面的合資工廠,做思想政治工作。
“合資工廠比較特殊,你到那里去要警惕資本主義對同志們的侵蝕,警惕資本主義復辟,這對你是個極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