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麥芒瞅了他一眼,說“那買房子的人都是什么人”
“我聽說好像是香江那邊過來的大老板們,還有一些其他的華僑之類的。”
李麥芒無奈的說“你自己都說是,是大老板們買的,五萬的價格,哪個工人買得起,哪個工人愿意買我頂多接受一平二百,市里還是有的掙的。
你想,一平二百,全都賣出去,跟一套五萬,全賣不出去,哪個更掙錢。”
張愛國當然也知道五萬塊錢誰也買不起,別說普通工人們,就是他也買不起啊。
一平二百,算了算了,反正就像李麥芒說的那樣,市里也有的掙,大家也都有房子。
在建房問題上,張愛國的想法是,全部都建成三室一廳,一步到位。
李麥芒則是傾向于不同的戶型,大小不同,大家可以按需購買,尤其是小戶型可以多一些,比如五十平的兩室一廳。
他們這時候說的房子多少多少平,是實打實的所得面積,不存在公攤,所以五十平的兩室一廳并不小。
計算好這些,他們就等著工程隊建成商超后就開始在附近建商品房。
李麥芒看著地圖,突然想到,這么算起來,這塊地還是個好地方呢,放在以后,妥妥的市中心,寸土寸金,都不是用來建住房的,是要用來建寫字樓和商鋪出租的。
工廠準備建房子,這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小道消息,是財務處傳出來的確切消息,廠長帶著財務處的人寫寫算算好久。
他們領工資的時候,偶然間聽到財務處的人說閑話說的。
工廠的基礎工資每年都在漲,從剛開始的二十多塊錢,現在已經漲到了一百。
隨著基礎工資的增長,各種補貼也在上漲,加班費什么的也就更多了。
一個工人一個月下來,二百塊錢都是常有的事,好的時候還有可能是三四百。
這錢都存起來,因為工廠會發很多東西,根本不需要他們自己買。
看著錢越來越多,心里高興是高興,可是也有種空空落落的感覺。
以前掙得少,掙一點就想著,給家里添點什么東西,家里能在哪方面改善一下。
現在掙得多,家里條件也改善了很多,可是這個存款,又突然有種不上不下的感覺。
回村里建磚房吧,不夠,小的物件又不需要買。
財務部很多人都在說,要是這房子不貴,就買一套,而且,房子工廠還給補貼三分之二呢。
算下來,當然要比自己建房子劃算太多了,而且,要買,也要盡快,趁著自己還在工廠的時候買。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盡快什么的,大家也就是笑笑,在場的人,誰不是奔著給工廠干一輩子過來的。
工廠工資年年漲,甚至有時候一個月就要漲一次,去領工資,發現對不上數,一問,好家伙,又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