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住在一個宿舍里,整個宿舍睡著十二個人,在這里是很常見的。
工友們約著周日一起坐公交車去麥芒工廠看看,說的時候還捎帶著問他去不去。
“去”郭生聽到自己這么回答。
周日一大早,郭生就醒了,跟他爸說過之后,等著工友們收拾好,一行人在外面等公交車。
像他們這樣的人并不少,別說他們了,就是同市本地人,也會把麥芒工廠當做一個景點,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的景點。
所以等到公交車來的時候,車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他們好不容易擠上去,司機還在喊著別上了,等下一趟吧。
周日就這么一天,這公交車一個小時才一趟,多等一趟,時間就多浪費更多,誰也不想被落下。
最后實在擠不上來之后,站臺剩下的人才遺憾的退回去。
郭生被擠到了窗戶邊,緊緊的貼在窗戶上,眼睛看著外面不停后退的景色。
這一條路上比較荒涼,都是沒有開發的荒地,這很正常,原本同市跟樓縣之間就沒太多聯系,還是麥芒工廠出現后,聯系才密切起來的。
只是漸漸的,路上的兩輪車越來越多,看起來不太像是摩托車,郭生有心想問問那是什么車,又擔心被別人看不起。
正在他進退為難的時候,聽到旁邊座位上抱著七八歲大的孩子的一對夫妻,指著兩輪車給孩子講解。
“你看,那個就是電動車,充電就能跑,比摩托車更好呢。”
麥芒工廠也賣摩托車,不過推廣最多的還是電動車,畢竟,石油幾乎是不可再生資源,他們國家能開采的石油也不夠多。
最主要的是,人們發現,摩托車事故率太高,更多人還是傾向于電動車,當然,對于本就追求速度的人來說,電動車簡直就是雞肋。
這對夫妻的對話里,很明顯,他們更喜歡電動車。
郭生也是第一次聽說了電動車這個概念,看起來確實不錯,跟他們這輛公交車的車速差不多呢。
這是輛直通麥芒工廠的公交車,他們下車后直接就是羅村。
映入眼簾的就是羅村商業街,這時間點,工廠的工人也放假,還有外來游客,導致商業街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
郭生還只有在附近免費放電影,或者是豫劇下鄉表演的時候,才見到過這樣熱鬧的場景。
“咱們分開轉,等到下午四點在這集合,就算是沒來得及集合,記得最晚的公交車是五點,別耽誤回工地就行。”
所有人三三兩兩的分開,郭生原本還跟著他下鋪的兄弟,很快就被這街上的東西吸引了,回過神來,只剩下自己,他干脆自己看。
商業街上也非常好聞,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郭生沒錢買。
他剛跟著他爸來工地,還沒開始發工資呢,身上的錢還是出來的時候,他媽把家里的積蓄都給他們兩個帶上了,窮家富路。
有人在賣自己的二手商品,他看到有五十塊錢的自行車,還挺新的呢。
賣的人說自己家換了電動車,這自行車就不騎了,隨便賣點錢。
真便宜啊,郭生恨不得自己現在就掏錢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