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紙張的供給緊張,當下報紙的發行量完全跟著紙張的生產量走。
落實到市場上,就是人民對報紙的需要根本無法被滿足。
呼色赫公社地處偏遠,想買內蒙首府城市呼和浩特的報紙都難,更不要提首都等大城市大型報社所發行的報紙了。
不僅能買到的數量非常少,常常是一個公社能訂到的數量,只能滿足一個大隊分發到一份。甚至每次收到報紙的時間門,都比小報發行日晚一周乃至半個月。
第七生產大隊也有了解全國乃至全球大小事的精品需求,每次孟天霞和婦女主任額仁花大姐一起帶采購員來場部,采購員都會去把能買到的所有他們大隊還沒讀過的報紙都買一份。
孟天霞拿著身邊人托付的清單,東奔西走地幫忙一樣一樣買齊。背著大包小包路過供銷社時,恰巧遇到從社長辦公室趕回來的婦女主任額仁花。
兩人便碰頭一道去郵局找包小麗,結果就看見包小麗站在郵局門口低著頭讀報,身邊人來人往仿佛皆與她無關,連有人擦撞,包小麗都渾然不覺,儼然入了迷。
以前包小麗買了報紙都是掃兩眼就收進布兜的,今天怎么站在郵局門口迫不及待地讀起來了
也不嫌冷,那地方正是風口,吹得包小麗衣服褲腿鼓鼓地兜風,圍巾都給吹飛了,也不知道挪個避風的地方。
孟天霞趕過去,“哎”了一聲,包小麗渾然不覺。
她只好走過去拉著包小麗,一邊往避風處走,一邊回頭問她“看啥呢你也不怕凍感冒”
包小麗抬頭見是孟天霞,便任對方拉著自己挪步,再次低頭讀起來。
三人走到避風樹下,孟天霞也忍不住好奇地探頭去看包小麗捏著的報紙是一個星期前的內蒙日報。
目光下行,找到包小麗正讀的文章冬牧場上的牧民草原騎士。
哎,寫他們牧民的事誒,怪不得包小麗讀得這么上頭。
不過,這個標題怎么讀起來這么熟悉呢
孟天霞嘶一聲抽涼氣,湊近了往落款那里一看,當即叫出聲
“哎呦是林雪君的文章”
婦女主任額仁花站在邊上等得有些不耐煩,想催促兩個小姑娘別看什么報紙了,先找個地方暖和下、吃點東西再說。
忽然聽到孟天霞喊林雪君的名字,當即睜大眼睛往四邊打量,找一圈兒沒看到人,才反應過來孟天霞不是在喊人,只是提起林同志而已。
“啥林雪君的文章”額仁花湊近了開口問,兩個姑娘卻都鉆進報紙里認真誰也沒答她。
額仁花嘿一聲,一伸手便將包小麗捏著的報紙抽到了自己手里。
這下兩個姑娘都抬頭朝自己看來了,她才再問“啥林雪君的文章”
“林同志的文章登報了”包小麗終于回魂,講話的聲音不自覺拔高。兩條眉毛都興奮地舞起來,東倒西歪地仿佛要離開眉弓似的
“寫得可好了,咱們每天擠奶、掃雪、放牧、給牛羊掃圈喂夜草啥的都寫進去了,還寫了咱們打雪仗、坐熱炕頭啥的,可有意思了”
包小麗說著說著,聲音忽然又從興奮的高分貝轉低,說到后面時居然哽咽起來。
額仁花雖然聽得懂漢話,也說得出來,但漢字認得卻不多,這一張漢字報紙在她看來全是鬼畫符。瞧著包小麗情緒起伏,她低頭想要看看到底林雪君寫了啥,偏偏讀不懂,只能干著急。
“咋了咋還哭了呢”額仁花抖著報紙遞還給孟天霞,急道“你給我讀讀。”
孟天霞吸溜了下鼻涕,指了指邊上的國營小食堂,“咱們進去吃點東西,我暖暖呼呼地給你讀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