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家伙沉迷泡各個圖書館和書店,連家都不回了
之后連續找了幾日,林父一直沒能見到人,連電話也沒能通上一個。
直到2周后,他才接到杜川生的來電。
“我接到小梅的信后第4天就給她回信了,著急著呢,沒日沒夜地幫她辦事兒。”杜川生在電話里哈哈笑著,難得地爽朗
“你問這個干嘛跟你說了你也不懂,都是草原上的事兒。小梅找我就找對了,這我能不知道嗎哈哈”
林父在電話對面聽著杜川生一口一個小梅地叫,怎么搞的好像他杜川生跟小梅比他這個親爹還親呢
“對了,我最近幾年不是都在研究草原沙化的治理嗎咱們國家從好多年前就一直在研究了,其實古往今來這個課題的研究從沒停止過,現在更系統化、科學化了。
“我一直有些瓶頸,本來想今年春天去草原看看,但又怕呆的時間短,沒效果。又有些舍不下學校里的學生。
“小梅真是解決了我的大難題,就算我在草原,也未必能將許多事想得那么透。”
杜川生話題一轉,又跟林父分享起自己最近在做的事
“我給小梅回信后,就開始沉心寫論文。
“昨天終于寫好了,提交了報刊。
“另外還抄了一份直接遞到了農業部,等著吧,我一定將小梅的建議推動落實到草原上”
林父握著話筒聽杜川生慷慨激昂地說了近半個小時的話,幾乎插不上言。
掛斷電話后,他仍久久無法回神。
前陣子已從兒子口中了解了小梅在草原上做的許多了不起的事,心里感慨又動容。小梅長大了,變得這么厲害,連做父親的都有了壓力,想要更努力更上進地奉獻更多力量。
可如今聽那個已經成為教授,在畜牧業極其受人尊重的杜川生口口聲聲稱贊小梅,甚至直言小梅對他的幫助,心情更加激動了
彷如墜夢,一切都那么不真實,又那么地令他感慨感動。
真好啊,小梅。
爸爸真為你驕傲
一周后,署名農大杜川生教授的文章,在首都最頂級的專業報紙科學探索報頭版刊登。
報紙一上市便被大領導點名,將登載了這篇文章的該期報紙發放向所有草原牧區農業部門出錢購買,將知識送至統管草原的各單位,并請各單位草擬與文章契合的落實政策。盡快將文章提及的學術內容,變成可以執行的方法,逐步在各基層環境落實下來。
當呼色赫公社陳社長看到這篇文章時,他捏著報紙,目光凝住標題下方的落款,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在杜川生教授署名下方,清晰可見的印刷體小字,寫的是
林雪君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呼色赫公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