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容易做出的抉擇。
生老病死是最無能為力的事情,即便顧易回來也不能對現狀做出任何改變。既然如此,那么就干脆什么都不要改變,讓他以最無后顧之憂的姿態,結束這場綿延百年的南北亂局。
顧青奴沒有吭聲。
他不想知道、也不愿意去明白那么多。他只是想要爹回來而已
平城城外。
手里的酒觴無故碎裂,顧易看著被剌出一道血痕的手,心里莫名不安。
旁邊有部將見此,忙開口“末將觀觴上裂痕,尤似城墻之塌。此乃吉兆,將軍明日率兵攻城,必取平城于股掌之間。”
恭維得有點明顯。但正是攻城前的大宴,顧易也知士氣之重,不欲在此刻動搖軍心,便也點頭應下。
他接過換了上來的酒器,干脆趁勢舉杯邀酒,朗聲“鄴天子棄都而逃,此刻城內守軍不足千人,將無擅守之將,兵無力戰之銳氣,以力挫之,攻必能取。”
帳內諸將紛紛出言應和,帳內氣氛一下子就被推得熱烈。
顧易也在眾人的起哄下起身,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一時叫好聲四起,顧易神情卻很平靜。
帳內諸將也很習慣主將如此。
這位將軍一向冷靜,勝無驕氣、敗無氣餒,便是被大軍圍困都能靜心思索破局之策,有時候都讓人懷疑是個金石木人,也不知什么事能讓他變了臉色。
主將心里泛著嘀咕,但顧易卻并不像看起來的那樣平靜。
酒在端起來的時候灑了一點,液體順著掌心浸入傷口,帶來一陣火燎般的刺痛,顧易蜷了蜷手指,一股說不上來的不安感在心頭盤桓。
帳內的熱烈氣氛越發加劇了心底的煩亂,顧易只稍微坐了一會兒,就找了個理由離席了。
主將的離開并沒有影響氣氛,反倒讓帳內的人因為沒了顧忌越發放肆的起來。
顧易聽著動靜,擰眉吩咐讓人看著點。
戰前之宴是為了振奮士氣,他可不想明日要攻城了,卻看見一堆醉鬼。
從那喧鬧的環境脫身,冷風一吹,顧易的腦子也冷靜了不少。
但是那股若有若無的不安仍舊無法散去,他眺望遠處夜色下城墻的黑影,半晌也沒看出什么不對
勁來。
這舉動反倒讓一旁的親衛面露疑惑,“將軍,是有什么不妥嗎”
顧易收回目光,“沒什么。”
城墻那邊沒看出什么異樣,他想要再去檢查一遍明日的攻城器械,只是轉身的時候,卻突然心有所感。
他頓了一下,開口問“金陵有什么消息嗎”
親衛不解,但還是答“回將軍,一切安好。前些日子道州似乎出了些亂子,但是袁公已經處置妥當,只讓將軍放心。”
顧易這才松了口氣,接著去檢查軍備。
第二日的攻城很順利。
北鄴天子棄都東逃,城中僅剩的精銳都被天子帶著隨行護衛,剩下的都是些被拋下的老弱病殘。城墻之固抵不過人心無斗志,顧易所帶大軍只是稍作攻勢,城內便潰不成軍,大開城門,迎接陳軍進入。
雖說鄴天子還出逃在外,但是戰事至此,勝局已定。剩下的戰局,也不必顧易親自去征伐了。
顧易在平城祭祀天地。
約束士卒,安撫百姓,待到局勢稍稍穩定之后,便班師回朝。
金陵城外,天子親至郊野迎接。
若說這次之前,還有人想要復立蕭氏的話,這次之后,便再無人有這個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