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今天已經到了運城了。
這是安州境內,最后一個城了。
到了這里,安州刺史葛榮,就該下船了,之后還要返回安州,繼續履職了。
難免要分別一下。
不過,走之前,安州刺史提出來了一個不情之請,那就是希望石牧能夠帶著葛燦,讓他進京一次,跟著見見世面。
其實,這是刺史葛榮的特意親近。
讓兒子跟著石牧,是保持這份關系的最好維系方式。
大家都是聰明人,石牧當然特別痛快的就是答應了。
見到石牧答應了,安州刺史,也就格外高興了,欣然囑咐了兒子幾句,之后,便是可以放心的自己先騎馬,帶著護送馬隊,先趕回安州了。
畢竟是一州刺史,不能夠在外面久留。
到了運城,媳婦們昨天逛除山,都盡興了,今天就都不想去逛運城了。
不過,石牧還是給石家子孫放了一個時辰的假,也給自己身邊的侍女,放了同樣時間的假,方便她們上街買些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
侍女們的生活,也不容易,平時瑣事很多,會有些忙,想自己買些東西,都沒有時間。石牧便是會特別知道照顧她們的。
至于石牧自己,則是更加悠閑了。
搬了兩把椅子,干脆的帶著石晴兒,牽著兩頭羊,在運河的大堤上放起羊來。
媳婦們坐在船頭上,就是能夠清楚看到石牧就在身邊,心里也會是安穩的。
正在放著羊,怡然自得呢,突然一大群百姓,緩慢的走過來。
像是流民一樣。
護衛的水軍衛隊,過去檢查了一下,見的確是普通百姓,便是沒有特外阻攔。
因為都跟著石牧不少天了,也都習慣了石牧的脾氣了,知道他心里有百姓,所以他們這些跟著石牧的人,也就不會做出對百姓呼來喝去的事情了。
百姓來到碼頭邊,便是不走了,跪地交狀子。
他們不認得石牧,但是,經過人指點的,知道石牧和石家的樓船,就在這個碼頭上,所以,他們知道,在碼頭前跪地交狀就行了。
最后,果然,狀子還是非常順利的就是到了石牧的手上。
水軍衛士直接代這些百姓呈交的。
這時,這些百姓,才是知道,原來大名鼎鼎的石牧,能夠不請旨就是斬殺阜城將軍,定城侯爺的人,竟然是這個眼前正在放羊的少年。
這些百姓,頓時都是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都覺得石牧是王爺一樣的貴人,只有這樣的貴人,才是能夠不請旨,才是斬殺朝廷重臣,貴族侯爺,誰曾想,這王爺一般的貴人,竟然自己也放羊的。
這真是讓人沒有想到的事情啊。
接了狀紙,本來石牧以為這些人,都是安州人,這里還是運城,自然還是安州治下,正準備交給安州刺史葛榮處置呢。
但是,仔細看了狀子,才是發現,他們這些人,竟然是燕州的百姓,垮州境來告狀了。
前來遞狀子的百姓,還上前來近言告狀,說燕州刺史,也有截殺之舉,為的就是不讓他們跨境來告狀。
這燕州刺史,甚至帶兵一直追殺他們到了運城城外十里,直到近了運城了,因為畏懼太靠近石牧停船的碼頭了,所以,才是不得不撤退了。
現在,百姓,不少人都是為被截殺的親人,披麻戴孝的跪請石牧替他們做主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