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聽到最后的時候,李世民又慢慢的皺起了眉怎么回事兒安史之亂聽上去后續不是很妙啊。
晚年昏聵他的臉色逐漸變黑,額角開始跳動。
同一個皇帝,居然早年和晚年可以相差如此大難道真的是活得太久也是問題嗎
不單單是李世民。
在武周時期的洛陽宮殿里,武則天也無語的冷下了臉。
在同一位皇帝的任上,急速的由盛轉衰,這讓她該說什么才好
李隆基她在心里緩緩的又在這孩子的名字上打了一個叉看來還是不太靠譜啊。
不提剛剛經過了大喜,如今又陷入到了大憂的李旦和李隆基一家子,只說在北宋的一家府邸之內,原本就有些嚴肅的司馬光,如今的眉心皺紋簡直可以夾死蚊子。
他重重的哼了一聲
“胡鬧將盛唐之功歸于武氏,卻又不提武氏之惡,未免過于偏頗”
當然了,將武皇和葉皇放在一起說,那就不可避免的會提到兩人之間被提得最多的一項對比,也是武皇遭受到攻擊最多的一方面。
那就是軍事與疆域。
必須客觀的講,如果比較疆域的擴大,那武皇當政期間的軍事成就的確是比不上葉皇。
但,她是不是像現在很多人所說的那樣,軍事上簡直毫無建樹,甚至嚴重到成了所謂的大唐的罪人呢
當然不是
在武皇當政時期,尤其是她兩個兒子在位的那幾年,的確是經歷了幾次戰敗,失去了對邊疆的控制。
但看整體的話,那幾十年的對外戰爭其實還是贏多敗少。
路小柒放出了疆域對比圖。
對比唐高宗李治巔峰時期的疆域以及她登基之后的疆域圖,在邊疆地區的確是失去了不少的疆域。
又列出了李治死后,大唐對外的一些戰爭,其實也是勝多敗少。
戰敗和失地那幾次主要集中在她的兩個兒子當政時期。
在她登基之后,發生過二十一次戰爭,輸了三次。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轉變
僅僅是因為上層正在忙著陰謀奪權篡位,無暇顧及軍事并且清洗軍中將領,以至于傷到了唐軍的士氣嗎
只能說,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在她兒子當傀儡皇帝以及武皇登基前的那段時間,政治上的不穩定必然也影響到了軍事。武皇不是什么手段仁慈的人,她對于政敵的清洗也蔓延到了軍中,導致很長一段時間,無將可用。
唐軍似乎正在變弱,周邊的那些藩屬國們自然就開始蠢蠢欲動。
但是
并不能片面的將責任全部推到她的頭上
從高宗晚期到武周時期的軍事問題,牽涉的不單單是她個人的軍事素養和戰略眼光,而是要放在當時的整個政治和形勢的大背景里去看。
在李治剛登基的那些年,挾帶著從貞觀繼承而來的強兵壯馬以及一大掛優秀的將領,唐軍所向披靡,威震整個東亞以及中亞地區。
公元657年,大唐滅西突厥;660年,滅百濟;668年,滅高句麗。
唐軍一戰滅一國
在李治在位期間,大唐向外開疆拓土整整349萬平方公里整個唐朝的版圖面積達到了1200多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