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深深皺起了眉。
他回頭對臉色有些復雜的李承乾道“可記下來了”
李承乾一愣,忙道“記下來了”
李世民點點頭,語重心長“土地兼并,如今雖然還未露端倪,但你一定要多加留意,早做防備。”
李承乾一愣,這才發現自己的父皇是在提點他,其中深意他自然清楚。
他眼中的一些陰翳逐漸散去,隨即大聲響亮的回答
“放心吧,父皇”
武則天登基之后,同樣面臨的是這樣的局面。
府兵制的衰落牽扯到的是更深刻的社會系統性和結構性的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
而且,經歷了前期的對外擴張后,從高宗后期開始,由于軍中情況的變化以及政策重心的調整,武皇在軍事上并不是那么的熱衷于進取,甚至采取了對內收縮的戰略。
在她的建言十二事中,有一條就是要“息兵”。
我們可以看到,她對于北方的突厥采取的策略只是防御,而對契丹叛亂后丟失的營州也并不怎么熱心奪回。
但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她對于安西四鎮,卻是很看重的。
等到武皇登基之后,站穩了腳跟,緩過了神,她立刻就組織了收復疆土之戰。
朝中眾臣對是否還要對安西四鎮用兵辯論不休。
最后,武則天一錘定音“安西四鎮乃國家要地,怎能輕言棄之朕心意已決,安西四鎮不管如何,必須要收回”
她詢問在一直駐守在碎葉城,并西征中有功的老將領唐休璟,唐休璟舉薦了王孝杰。
王孝杰的過往其實并不輝煌,甚至還曾經被俘,能夠撿回一條命還是因為他的長相很像是吐蕃贊普死去的爹。
但武則天相信唐休璟,用人不疑,她隨即命王孝杰率領十八萬唐軍再入西域。
王孝杰沒有辜負她的信任,這一次的唐軍,勢如破竹,收復安西四鎮,再設安西都護府。
兩年之后,不甘心的吐蕃卷土重來,王孝杰再滅其與突厥的聯軍六萬
武皇為什么對安西四鎮這么看重
安西四鎮,就是現在的新疆庫車、和田和喀什一帶,而這一片,正是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路小柒放出地圖,可以看到安西四鎮是通往西域和中亞的必經之路。
如武則天所說,乃“國家要地”。
這同樣也是一種戰略眼光。
另外,安西四鎮從唐太宗時期就開始設立,一直到唐高宗時期,三設三廢,大唐的實際控制時間不過十年。倒是武則天收復了這里之后,強硬在那里駐軍三萬。所以即使是在至暗的安史之亂時期,那兒也依然被穩穩的抓在大唐手中。
這難道不是軍功
一些疆域的丟失固然是敗筆,但在那個時代來說,那些地方只是不毛之地,距離太遠并不利于統治,從這個角度上是可以理解她的收縮政策的。
還是那句話,不能認為高宗時期的疆域擴張和當皇后的武則天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后期丟失疆域的鍋卻又全都甩給她。
按照這個邏輯,當時的皇帝還是她的兒子呢,她只是太后,那是不是其實和她也沒有任何關系
現在很多人將她和慈禧相提并論,認為她丟失疆土是喪權辱國,是昏庸無能的君主,這純粹就是為了黑而黑
再者,評價一個皇帝是不是明君,難道只靠疆域地圖這一項嗎如此說來,那擁有全唐朝最大疆域的李治,是不是要比他爹李世民還要厲害還要偉大
清朝的皇帝們都是明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