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的神色在她臉上閃過,最終,她朝著那個小嬰兒伸出了自己的手,搭在了她柔嫩的脖頸上。
片刻后,殿內響起了撕心裂肺的哭聲
“我的女兒啊”
這個事件就來自于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上的記錄。
但是,在唐會要里面,其實只有這么一句記載。
天幕上出現了碩大的一行字
“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后之意。”
單看這句記載,你能看出是武則天親自掐死了自己的女兒嗎有智商的人,應該只能看出,武則天的女兒猝死了吧那時候嬰兒本來就是很容易夭折的,這一點并不奇怪。
然后她可能是懷疑女兒的死并非正常,甚至是,她可能主動抓住了這一點,指認王皇后就是罪魁禍首。
這樣是不是就更符合智商和基本的邏輯
況且當時李治和武則天屬于利益聯盟,因為立太子的事情早就和王皇后決裂。武則天為了讓李治對王皇后產生厭棄,竟然主動的去掐死自己的女兒,這難道不是多此一舉甚至很有可能引火燒身嗎
完全看不出來這一招的必要性啊
但若是說正好這件事發生了,武則天利用一下給王皇后栽個罪名,使個絆子,那就完全可以說得通了。
要知道,就連駱賓王,寫“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的那位,他赫赫有名的討武瞾檄,都敢說武則天弒君鴆母了,也都沒提到武則天殺女。
可見,這件事在當時完全是沒有討論度的。直到后面,才捕風捉影的出現了這么一個傳說,然后被人給記錄了下來。
而最早見于唐會要上面的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到了新唐書和資治通鑒里,就變成了有鼻子有眼的事件,細節、情緒什么的都有了。
天幕又放上新唐書里的記載
“昭儀生女,后就顧弄,去,昭儀潛斃于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后適來。昭儀即悲悌,帝不能察,怒曰后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媚,今又爾邪由于昭儀得入其訾,后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后意。昭儀乃誣后與母厭勝,帝挾前憾下詔廢后。”
看看這詳細的描述與臺詞,歐陽修老先生,還有司馬光老先生,您二位這是在寫小說呢
武周,洛陽。
原本一直都很淡定的武則天,此時臉上去顯出了怒色
“豎子爾敢如此妖言惑眾,若是在我武周朝,朕必定剝了他們的皮”
太平有些擔心的看向她,之前駱賓王的那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沸沸揚揚的列數了所謂母親的幾大罪狀,有些屬實胡編亂造,但母親都沒有這么生氣過。
武則天長長的呼出一口氣,深呼吸了幾次,這才讓自己變得繼續平靜下來。
“算了,這些人也無非就這么些伎倆。看,他們連后人都騙不過,也不過是騙騙那些山野村夫罷了。”
“史書,史書,后人來修前人史”她的嘴角往上揚了揚,“固然有忠于還原事實的史官,但這何其難啊”
像是貞觀時期修隋書,難道就沒有夾帶一點自己的想法進去嗎
只是看多少罷了。
而北宋被點名的歐陽修和司馬光,歐陽修面帶苦澀,司馬光卻勃然大怒。
“牝雞司晨,鳩占鵲巢,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事,還妄圖讓我等為她粉飾不成”
“舊唐書上分明也寫了史臣曰武后奪嫡之謀也,振喉絕襁褓之兒,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婦之恒態也。”
“仙畫怎就不提這句”
且每個史官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對其中一兩點有所發揮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嗎
另一邊,歐陽修的態度卻與他有些不同。
他翻開手中新唐書相關這一頁,直接撕了下來,然后對身邊人道“人彘這一頁,的確是我妄自揣測,參考了呂后的一些經歷寫成。”
“仙畫說得對,修史還是不能加太多的個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