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不是曾燕那死的是誰”孔兵猛然轉向陳爭,對上陳爭沉靜的視線,“你早就想到了”
陳爭搖頭,“我只是覺得曾燕在高三前后的轉變值得注意。如果換了人,目前的幾個疑點就能說通。一個人因為家庭變故而一夜長大,這種事很常見,但曾燕在高三之前的性格是,在學校飛揚跋扈,仗勢欺人,在家附近不與人接觸,存在感降到最低。曾群生病后,她悉心照顧,這沒問題,但曾群死后,她接手涼拌攤,一下子變得活潑開朗,這有悖于本來的性格。還有一點。”
陳爭翻了翻線索本,“我在曾家沒有找到任何她與父母的照片,我懷疑她是在曾群去世后,處理掉了這些照片。一個在鄰居眼中有孝心的女兒,會一張父母的照片都不留”
孔兵深吸氣,緩緩坐下,“是。如果她根本不是真正的曾燕,那照片、突然大轉變的性格就說得通了。”
一陣沉默后,陳爭說“曾燕十七歲打的這場架算是幫了我們忙,原始記錄還有嗎我想看看。”
曾燕初高中都就讀于竹泉二中。在很多城市,數字排在前面的中學都意味著重點,但竹泉二中是一所工廠子弟校改建的,恰好得到了二中這個名頭,實際上是竹泉市最差的幾所中學之一。
十一年前的11月14號,二中附近的和樂街道派出所受理了一起學生斗毆報案。此時,陳爭坐在派出所老舊的桌子旁,一邊在電腦上閱讀當時的筆錄,一邊聽民警抱怨二中的學生。
二中就像個專門養混混的蠱池,每年進校的人里總有一戳是不肯好好學習的,天天想著當“古惑仔”,男的女的都有,認高年級的混混當哥哥姐姐,和同年級的干架,干贏了的當年級老大,干輸了的要么轉學,要么留下來當小弟。
民警對曾燕還有印象,因為雖然女混混也不少,但大部分女混混是不動手的,曾燕不一樣,她打女同學,也打男同學,被送來派出所不止一次。11月14號這次比較嚴重,有幾個男生被打進了醫院,包括曾燕在內,有七名學生在派出所留下了dna記錄。
這次斗毆的原因在成年人的視角看來很荒唐,曾燕雖然是打架的主力,但帶頭的并不是她。混混頭子馮楓是曾燕初中時就認的哥哥,馮楓的兄弟看上一個女生,但這個女生有男朋友,馮楓帶上混混朋友把女生的男朋友一頓打,三天后馮楓沒事,但兄弟被打進醫院。馮楓惱怒之下,叫上所有朋友,其中就包括當時特別沖的曾燕,兩伙人在校外亂斗,都使用了器械。
民警越是回憶,想起來的細節就越多。曾燕根本沒有認錯,是被曾群接走的,曾群當著眾人的面扇了她一巴掌,她陰狠地瞪著曾群。那眼神民警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不舒服,不像一個正常的女兒。
既然已經來到和樂派出所,陳爭順道問“曾燕讀書那幾年,二中還發生過什么大的暴力事件嗎”
民警說“哎喲,那就多了,每年退學的,骨折的,腦震蕩的,我都給你數不清楚。不過出事的都是男的,女孩兒有參與,但真出事的,我沒印象。要不你去二中問問老師有時吧,你知道,學校也要顧面子,沒有鬧得特別大的,他們不會弄到我們這兒來。”
陳爭也有去二中的打算,曾燕的dna就算沒有問題,她現在遇害了,學校也是人際關系調查的一環,更別說還出了“雀占鳩巢”的事。
竹泉市小,楓書小區的命案已經傳得全城皆知,二中不少老師都知道被殺死的是二中以前的學生,所以陳爭一到,校長就親自趕來,生怕不懂事的老師說出什么對學校不利的話來。
“死的真是曾燕同學啊”校長憂心忡忡的,“會不會搞錯了”
陳爭沒有提及dna不匹配的事,只說想了解曾燕當年在二中讀書時的情況,和哪些人關系比較近,和哪些人有過明顯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