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于他們來說,祖祖輩輩在田埂上辛勤忙碌,然而很多人卻仍然終其一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
這樣的人不被逼入絕望的境地,是絕對不會揭桿而起的。因為他們渴求的只是能夠勉強飽腹的糧食,卻連這樣也做不到。
于是各地的人民揭竿而起,所為的原因都各不相同,比如北方的百姓,因為北征匈奴的軍隊目無軍紀,時常騷擾百姓而使百姓奮起反抗。比如說第一位女性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呂母因為兒子不愿意懲罰交不起稅的百姓而被處死,她散盡家財最后拉起一支起義的隊伍。其中最大的兩支隊伍就是綠林和赤眉,一南一北兩支起義軍。
綠林起義顧名思義,發生在綠林山。這場起義甚至讓我們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因為它的起因僅僅是受災的百姓由于饑餓不得已去荒山挖掘鳧茈也就是荸薺而果腹,結果引發了爭搶,當地,的兩個王匡和王鳳因為給人調解,在饑民之中很有聲望,所以被推舉為首領。而由樊崇帶領的在山通起義的起義軍則稱為赤眉軍,因為他們會把眉毛涂成紅色,用來區分自己人和敵方。
當然這些起義的人里自然也有劉氏宗親,一是因為王莽上位前后大肆屠殺劉氏宗族,二是很多起義軍也樂于打著反莽復漢的旗號。這其中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劉秀和他的長兄劉縯了。
一只注意著天幕之人所說的話語的劉秀不由得驚訝了起來,如果說只是名字相同,還可以算是巧合的話,那么既是劉氏宗親,又是長兄名叫劉縯,難道這也是巧合嗎
正在密切關注著天幕變化的劉良和劉縯也不由得被震撼住了,原本正在交談的兩人同時閉嘴,劉縯一向開朗豁達的性格,此刻都不由得收斂住。
他們知道今日之事,恐怕長安城里的那位安漢公也一定會聽到。那他們就必須小心為上了。
說起來,這兩兄弟還是劉縯開始起兵,因為其實他們倆性格迥異,劉縯就喜歡結交游俠,渴望干出一番大事。而劉秀性格比較謹慎,同時也勤勞于農桑。劉縯有時候就會打趣劉秀,將劉秀形容為劉邦的二兄,只會耕作。
劉秀唇角微微上翹,這確實是長兄能說出來的話。
所以兩個人起兵的原因也是由于劉縯,他好養俠士,當時天下饑荒,劉縯門下的俠士就有一個人打劫了別人。劉秀比較謹慎,為了擺脫干系,就去了姐夫鄧晨家避難。而劉縯就直接謀劃起了起義的事情,打起了“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也”的旗號。后來,劉秀見到天下局勢如此,也和鄧晨以及李通起義。
為什么要提到上面的綠林呢,因為這兩兄弟和綠林起義軍起義的地方非常接近,所以兩股義軍經常一起協同作戰。在起義之初,由于這支起義軍的裝備很差,據說劉秀甚至沒有戰馬,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騎牛上陣,但是卻最終成功的占領棘陽。
雖然劉縯還是小心翼翼,不敢多說話。但是這會提到了自己的弟弟,他也感覺到與有榮焉。看來劉秀也不是一定不可能有大作為的。
然而變故在這個時候發生,也就是劉秀的第一次大敗,小長安戰敗。追兵將至,劉秀單馬遁走,同時成功的救了妹妹劉伯姬,只是也導致了劉秀再也無法彌補的遺憾。他的姐姐劉元一共帶了三個女兒一同逃亡,在途中遇見了弟弟劉秀,劉秀讓她們上馬一起走。
可是劉元害怕拖累了弟弟妹妹,堅持不肯上馬,最終母女四人全都死在了那場戰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