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永遠是陰沉的,仿佛有下不完的雨,連綿不絕的雨,一下便是整天整夜。這是洪災。造成的最明顯的事情就是河水黃河泛濫。特別魏郡元城附近決口處向東,湍急的河水一直向東挺進,一共幾個郡,全都是受災的區域。
新朝始建國三年,黃河決堤,然而對于這次的水災,王莽可能是覺得堵塞河道違反了天意。所以不做處理,甚至不堵塞黃河決堤的缺口。黃河由此第二次重大改道,最終導致了近百年的河患。
劉秀經過剛才的一件事,再也不出口多言。只是默默的記住了將來要發生的事情,黃河會有泛濫。如果有朝一日,他有能力一定會選擇良才及時治理黃河。
天幕陡然一變,與此地相反,另一處地方。
烈日炎炎,陽光炫目。顯然是很多天都沒有下雨了,田壟上的農人想辦法去井旁取水,然而剛打的井卻已經干涸了,連自家的飲水都無法供給,更不要談澆灌秧苗了。天幕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晃十來天過去,卻沒有絲毫降雨的痕跡。
老人為了節省一口水,暈厥倒地,嗷嗷待哺的小孩子整日吵鬧。農人每天愁眉苦臉,春耕剛剛插的秧苗已經變得枯黃,如果再這樣下去,今年勢必就要減產,甚至是絕收。
一年多日沒有降雨,農人不由得去懇求當地司巫做法祈雨,巫祝們自然是答應下來,因為每一次祈雨,他們都可以借此收獲大量的金錢。可是旱災仍然不斷,農人眼里的星火逐漸變成了失望。
然而面對著旱災和洪澇,王莽又做了什么呢改元還有大赦天下。據說他的統治只才到三年,就有數萬人因為各種原因而死。
剛剛還跪在地上俯身下拜的黎庶,此刻眼神中突然沒有了神采,他們默默地立于田壟之上,緘口不言。
好像是想說什么為王莽也為他們自己,做最后的辯白,可是最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明明王莽是是他們傳送敬仰的大賢圣人,他們不應該輕易質疑。
明明天幕上的場景還沒有降臨在他們身上,可是他們卻覺得像是親身經歷了一般。因為對于這個時代的黎庶,饑餓對于他們的記憶是永遠無可磨滅。
半晌,終于有人說話,可是這些農人已經哭嚎的嘶啞了。
“上天何其不公,為何不能為吾等農人留一條活路貪官污吏,貪官污吏我們信任安漢宮只不過是想為自己的生活多一點盼頭罷了”
“安漢公,安漢公我家每年年末祭祖都把你當成我家先祖一樣的祭祀,你為何為何”
劉秀眺望著田壟那頭的人,突然察覺到一種悲哀。這個時代底層的黎庶永遠把希望寄托身上,但是如果說有錯,他們也沒有什么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