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
董卓雖然已經伏誅,但是天下割裂,山河破碎。這樣的世道啊,怎么能不讓他郁悶
諸葛亮心緒實在繁雜,他起身取下了一旁架子上的古琴,放到自己庭院內的那張案幾上,隨手撥動著琴弦,悠揚的樂聲就傳了出來,心中的躁欲便疏解了幾分。
他抬手撫琴,不經意間門又唱出了自制的小調。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
然而一曲未完,家中卻突然有客來訪。不出意料地是徐庶。自從叔父過世之后,諸葛亮隱居于此,身邊無外乎就兩個朋友。
徐庶其實比諸葛亮要大了不少,但是兩個人相互結交之后便一見如故,于是便成為忘年之交。
諸葛亮趕緊止住了琴音,起身答禮“元直兄,一向可好”
徐庶點頭微笑“一向都好,原是無事,略備了一斤薄酒,前來看你。誰想到如今竟然天有異象,所以庶更要來討教一番。”
他仰頭遙遙的望向天幕,眼中已充盈了淚水,得有十年了吧,十年未曾見過這樣的情景,如今是否真的能天下太平
“元直兄才亮是前輩,何談討教況且亮本無才,皆承蒙元直兄抬愛,愿意與亮閑話一二。”
“孔明大才,雖如今偏居一隅,他日入仕必定一展宏圖。”
兩人對坐,又寒暄了幾句。諸葛亮熱了酒,與他共飲。
徐庶看到了案上的古琴,問道方才好像聽到一只別致的曲子,可是孔明新譜的
其實在董卓上位以后,他曾經聽取意見想要通過加封士人官爵并且為黨錮之禍中被捕遇害的黨人平反,征召士人為官這樣一些途徑來達到拉攏士族的目的。然而,他的名聲實在是太差了,很多人為了不留下罵名,寧愿辭掉官,也不愿意在他手下做事。
這其中就包括曹操,他曾經被任命為驃騎校尉,卻寧愿改名換姓逃出洛陽,散盡家財,起兵謀反。也不愿意與董卓為伍,可見當時董卓的聲名狼藉。
天幕之上同時放出了董卓的一系列惡行,他自稱太師,在朝堂之上獨斷專行,肆意的殘殺大臣。
比如侍御史僅僅是在見董卓的時候,忘記了解除自己隨身佩戴的佩劍,就被他借題發揮,指使人將其活活打死。他在毒殺何太后之后,甚至不允許朝廷舉辦葬禮,并且還將何太后的母親殺死,甚至把她已故的弟弟從墳墓里挖了出來肢解。
而他本人更是荒淫無道、弒殺斂財,而且是將皇帝徹底視為傀儡,肆意后宮妃嬪以及公主。
于是,各地開始反叛,很多人都在地方開始招兵買馬。而東郡太守甚至偽造了三公的文書,發往各地的郡縣,以煽動呼吁各地起兵反抗董卓。這里說一下其實原本董卓是沒有殺死漢少帝劉辯的,但是他們反動的旗號里采用了復立劉辯這樣的說辭。于是董卓又殺了劉辯。
當然,這樣的做法不但沒有任何的益處,反而激起了天下諸侯共同起兵。后將軍袁術、廣陵郡太守張超、陳留太守張邈、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等人共同起兵,他們推舉渤海太守袁紹成為了反董聯盟的盟主。順便說一下,其實這里的很多太守都是董卓委任的,這就是他拉攏天下名士最后的結果。
天幕再次展現出了輿圖,上面標注了帝都所在的洛陽以及反董勢力的幾處,包括了兗州、豫州、冀州以及荊州的幾處人馬。
董卓后來的行徑越來越殘暴,可以說他的施虐欲已經達到了巔峰,頗有幾分狗急跳墻的意味。
比如說,由于他委任下來的周末以及太守大多反叛于他,于是他為了泄憤直接處死了周毖、伍瓊二人,并且后來又誅滅了袁紹滿門。
他對待俘虜的行徑更是堪稱殘忍,據說他有一次舉辦宴席,在席間門董卓突然有了興致,于是就命令人把北地郡活捉的一些反叛士兵和當地的百姓幾百人一起押解上來,當著大臣的面虐殺活人,據說其手段之殘忍,要先割下他們的舌頭,然后斬斷手足,再生生剜下來眼睛,再把它們扔到大鼎里烹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