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內外夾擊,曹軍必定大傷,這是一著險棋,不僅僅能換來許多年的蜀中無憂,更能夠攻下攏右,進取中原,但若是敗了怕是漢中有危。”黃忠道,“這一計不難,卻是實在有些考驗守將。”
“待到麒麟歸來,還是需要再教教他。”劉備卻是道,“有些意外就不好了,到底還需要穩字當先。”
計劃很好,但是過于冒險了,而且還要依賴守城的人。
他倒不是因為糜芳的事情弄得草木皆兵,但是有些東西到底還是需要穩重些的,多存些挽留余地還是好的。
誰知道出什么事呢
他都想不到糜芳能夠干出那種事
哦,仔細想想更窩心的還在后頭,阿斗親自白給城池
誰能想到呢
一想起這件事劉備就不由得窩火。
隨后,姜維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總之一句話,放棄據險而守,以險為門,以城為墻,關門打狗。
景耀二年,朝中主戰派尚書令陳祗去世,董厥擔任尚書令,后諸葛瞻為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并平尚書事,主和派占據了上風,諸葛瞻、董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宜表后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
劉禪沒同意,姜維仍舊是大將軍。
景耀五年,姜維繼續北伐,結果為鄧艾所破。
而朝中呢自諸葛瞻、董厥、樊建,三人當政,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
姜維上書殺黃皓,劉禪看了之后就對姜維一頓勸,他就是一皓趨走小臣,你何必跟他一般見識,并且讓黃皓給姜維道歉,姜維為了避免引火燒身,去沓中種田了。
民有菜色就是這個時候的事。
不過種田是種田,蜀中的事情不能不管,給劉禪上表,讓劉禪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姜維很有先見之明,但是嘛,黃皓帶著劉禪信鬼巫,肯定這里沒人打來,群臣還不知道,這個阿婆主在劉禪篇講過,更多的可以看劉禪篇,這里就不細述了。
總之伐蜀大軍來了,陽安關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斗而死,路通了,打不下的城池繞路不打了。
蔣琬聽到這個名字也不由得有些眼熟,這個好像是他同族兄弟的兒子
劉備對此倒是也并不意外。
只是有些可惜。
前方的姜維知道這事后,抓緊時間往回趕,姜維甩開鄧艾包圍圈,知道諸葛緒屯兵陰平橋頭,迂回孔函谷入北道,好似欲要出雍州,直接引走了諸葛緒,等到諸葛緒回來的時候,姜維帶兵已經急速過去,搶在鐘會前頭,與鐘會劍閣對峙。
這個時候,鐘會也給姜維去信,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
要知道,世語曰時蜀官屬皆天下英俊,無出維右。
姜維,不僅能打,人品還好,好到什么程度呢
諸葛亮當年,不使內有馀帛,外有贏財,姜維也同樣的做到了,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馀,側室無妾媵之褻,后廷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可以說,蜀漢所有的美好傳承,姜維不能說全都有,那也是十之八九了。
如果沒有鄧艾在后方那么驚天一舉,或許一切就此中止,大軍撤退,姜維試圖卷土重來,里應外合,收復故土。
只是伴隨著后方劉禪投降,被劉禪敕令,投戈放甲,一切大改,將士咸怒,拔刀斫石。
劉禪出城投降,一切結束了嗎不,還沒結束
姜維沒有到此為止,姜維拿命開始了他的最后一搏,大漢最后的復興之機,皆系于姜維一人。
逆天而行,有何不可
劉備望著那方鏡,不由得嘆了口氣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子龍不知道走到何處了。”
“主公,子龍一定能帶會麒麟的。”諸葛亮定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