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還記得方鏡說過自家這位主公拿兒子當玩具使的事情,但是也只是那么一聽,但是誰曾想是這么個玩
八年的時間,朝野恨不得一分為二,鬧成這樣,不可能看不見,更別提那待遇相同
別說那方鏡已經點清了,就算是沒點清,久經官場怎么可能看不懂
“你看,在他眼里,這些挺正常的。”遠在成都的劉備道。
“”諸葛亮。
哪里正常了
孫權頂著眾人的目光,心下也是陰沉的要命,如果登兒真的
日后江東士族逐漸勢大越發不可控,在他能夠把控住的情況下,的確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過問題是假如這些東西假如沒有把始末全拖出來,為眾人所知。
而眼下
就這玩意比那胡言亂語的合肥之戰還要讓人煩心,前者是外敵,現在那直接就是沖著內部而來的
事情當前,孫權不由得鎮定再鎮定。
關于這方鏡,如果說在糜芳傅士仁出事前,或許還能當做假的。
但是眼下,卻是更多帶著幾分神異之處,他知道,他們也知道。
或許是因為他對于這方鏡過于狠厲,所以有了今日,也或許是因為那個未來,真的這么出現過,不過不管如何,但是就眼下的情況,孫權也必須道,“登兒自當長命百歲,此等邪物如此胡言亂語,試圖蠱惑人心,實在是罪大惡極。”
“再派去五人和最好的大夫時時刻刻都守在登兒身旁,好生看護,莫要做什么危險之事。”
“主公所言不假,此等胡言亂語,實在不值得相信,我們自有公子在。”魯肅站出來道。
“日后如何,尤為可知,此物,也不過虛妄。”諸葛瑾亦道。
作為自打赤壁之后就逐漸被越發排擠在外的張昭到底也還是開了口為孫權一同鎮場子,“天下未定,已是亂中取靜,一切自安,日后也當如此。”
總之,孫權這一生,年少成名,守江東基業,欲成霸業,舉賢任能,奈何跌坑里就出來了,除了孫權的帶兵能力,實在太差,這也的確有跟他帶的隊伍和他心不齊的緣故,用三國志吳主傳對孫權的評價,那就是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勾踐之奇,英人之杰”曹操順便想了想自家的兒子那明褒暗貶,對比一下這個,不由得覺得自家兒子那算是比較好的。
畢竟這個罵人都罵到臉上,簡直就是寫滿了能忍。
有了對比,的確會更好上一些,不過曹操卻是高興不起來,想想那奢靡,想想那疑天下來者之心,還有那個吳王,曹操的心情就好不到哪里去。
的確,孫權干這些事情的確不怎么樣,但是假如把孫權扔在自家這邊,怕是天下早改了。
成都。
劉備聽著這話,也不由得輕咳一聲道,“嗯,孫仲謀的確有勾踐之奇。”
“不過勾踐忍辱負重終滅吳國是吧”
諸葛亮欲言又止,主公,我以為你真不在乎,合著還是記著呢是吧。
“勾踐滅吳,孫權為吳主,是巧合嗎”
“誰知道呢”法正亦是道,“說不定是故意的,也可能是無意,湊巧罷了。”
“那這巧合還挺有緣分。”劉備亦是道。
“誰說不是呢”法正道,“孔明你說呢”
“”諸葛亮,“主公,孝直,你們說的對。”
張飛見這邊在說話亦是湊過來道,“兄長你們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