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對于九品中正制來說,都沒有。
不可否認的是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好的,東漢末年魏國初年,年四十,這一茬就能夠壓倒無數人了,或許是改革,或許是朝廷需要急用人。
但問題是這個新系統,先看推薦人,由各郡太守兼職,或者由各郡太守推薦而成,至于州中正,這個是之后晉代設立的,在原本門閥壟斷的情況下,加強一下中央集權。
再看如果出事后怎么追責就結果來看,也不會追責,至少沒有追責的記錄。
可以說,這里面暗箱操作,百利而無一害。
最終這群人匯聚到官員儲備系統,可謂是一層又一層。
品級越高,升官越快,品級越低結果更是可想而知,絕大多數官吏幾乎就在定品一事上,直接給自己的政治生涯蓋了章。
用不了五十年就成功到達了門閥士族壟斷官場的地步,蠶食的不可不謂快,不得不說,假如曹魏的皇帝們但凡歲數長一點,就說曹丕和曹叡這兩個能夠有一個活得長一些,都不至于如此。
在那一瞬間,陳群頓時松了一口氣。
好了,跟他關系雖然還有,但是應該沒那么大了。
曹丕那邊也同樣停止了在內心扎長文小人這件事。
不過壞消息是那邊父王的表情看起來好像仍舊有些陰晴不定
而不少世家出身的,都不由得沉默了一下。
這東西怎么就放于方鏡之上了呢
甚至都有人想要把這個東西打成妖邪,不過如果真的這么做,怕是之后的事情也要與自己無關了。
畢竟
這種東西并非只有許昌一地有,真說是毀了,萬一日后有什么事情,反倒是弄巧成拙。
更別提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了,即便是毀了方鏡,也已經是無用。
而建業那邊,一群人雖然沒開口,但是也不由得有些感慨,曹魏日后大概不會有這一遭了。
除此之余
主公大抵無意,但是主公之子愿意如此呢
或者主公自己
那些外地人總會一點點消磨干凈,否則日后也不會是陸遜為上了。
可以說伴隨著這些話落下,原本不少江東士族就和孫權的關系極為微妙,如今就更微妙了。
而孫權的面色也更為陰沉了些。
到達晉代的時候,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真就各司其職,時代如此。
這個制度一度用了四百年,門閥在這一時期直接到達了巔峰狀態,門生故吏,遍布朝野,皇權更替,但世家不滅,在這種情況下藐視皇權,造反那都要勸著哄著,最后再拉回來。
再加上那個時代的各種戰亂,上層如此,百姓的待遇可想而知。
也就是在這話落下,孫權直接開口道,“如此大逆不道,危害百姓之事,絕不可讓其出現在九州大地之上”
“日后如有違背,或提及此事,有如此木”孫權拔出寶劍,直接朝著案角劈了下去。
案角霎時滾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