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沒有人比他更適合這個位置了。
雖然年紀確實有些大了,不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左伯也應如此。
左伯紙曾經也是名動一時之物,即便是至如今也是有人收藏,鐘繇尤其總愛。
當不久之后,驛使快馬加鞭把消息帶到在左伯之處,左伯得知此事,大笑不已,聲音陳厚,“多謝丞相老朽得此重任,定不辱使命。”
而事情當前,眾人對于此物盯著得就更緊了。
再說說印刷術,從最開始的從石頭上拓印,到后來唐代的雕版油墨,再到宋代木格子可拆解的活字印刷法,儼然就是更加把原本就在向下傳遞的知識大門,在成本上又撕開了更大的口子。
也是讓一切有了變化。
伴隨著這話一出,劉備、曹操、孫權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成本,紙張,印刷,不對,一切應該不止于此。”
“或者,不應該僅僅只落在此處。”
就這些東西,或許改良,但是絕對不會改變世家門閥把持一切的機會。
四百年,時間很長,大漢江山傳至今日時至今日也方才四百年。
但是相比較那一千七百年的后世來說,四百年的時間顯然還不夠長。
“他們想到了什么解決辦法,讓寒士重入朝堂,壓制閥門士族。”法正道,“說不得是重回監察制一點點來,總歸是能夠再拉回來些的。”
“孝直說得有理,倒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那東西說了九品中正制四百年,卻未說察舉制多少年。
“那些門閥士族,如果有一位文武兼備有魄力也受得住皇位的帝王,也未必多難打壓。”法正道。
話音落下,諸葛亮當即輕咳一聲,倒也不必這么直白,益州雖然沒有什么權勢滔天的,但是大小世族還是有的。
對此,法正倒是不在意,說就說了,誰敢和他對著干
更別提,這個位置,那邊也聽不著。
甚至法正勸道,“孔明,你也不必如此,放松點,別那么緊繃著,想說什么說什么,那些就別顧慮了。”
諸葛亮對于法正這種不在乎的態度,到底還是嘆了口氣,對于他來說,就算是他們的話不會外傳,這種事還是別說出口了。
說不定要徒增些事端。
倒不是怕事,而是更多想要減少些不必要的事情。
不過看看到底有些灑脫的法正,諸葛亮還是感慨道,“孝直,性情中人也,我不如你。”
“可別。”法正直接抬手道,“孔明,自謙的話你還是少說吧。”
“眼下人少,要是人多之地,你同我一般睚眥必報,大概也沒有那么流傳千古,香火不滅的待遇了。”法正道。
“孝直”
法正也不想聽,直接打斷道,“我知不好,但是我也不想改。”
“不是,我是說,不必如此自污。”諸葛亮道,“一餐之德仍報,恩怨分明也未嘗不好。”
“對,一方豪俠就這樣,不瞞你說,我以前有這么想過,但是沒機會,好在和孟子度一起來益州,倒是經歷了不少事。”
聞言,劉備也開了口,“關于孝直當年的經歷,我也略有耳聞,聽說還用的一手好劍術。”
“是啊,可惜多年不怎么練了,不過好在還有些底子在。”法正道。
劉備提議道,“我這些日子,到底過于忙碌,也有一段時間沒動寶劍了,練練也是免得疏于武藝,等到那紙張和印刷術也有了眉目后,孝直,要不找時間一同練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