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和印刷術都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其中造紙術就是在漢代誕生,隨后的幾百年中,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到隋唐的時候,原材料就更多了,如麻類、樹皮、竹子等各種帶著植物纖維的原材料。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使得紙張平滑,徹底替代竹簡,知識獲取容易,不會被徹底壟斷,而就紙張的特性,也逐漸變成了如果保存得當,留存千年也未嘗不可,時至如今我們仍舊能夠看見千年前的真跡,不過為了讓紙張更加廉價,甚至到了明朝時期天工開物上還記載用過的廢紙,洗去朱墨污穢,以石灰水浸爛入槽再造,以煮浸之力,重新用竹簾鋪在壓榨板上,壓榨水分,再放在外墻上烘干,成功廢物變寶,時至如今,曾經的蒹葭,也就是蘆葦也被加入了造紙大家庭,更加降低了紙張的成本,讓其更容易融入大眾。
話音落下頓時三地沸騰,或許猜到可能會提一句,但是卻是不想把這件事就這么告知于他們
方鏡上的聲音說著,畫面上更是顯現了紙張的大致樣子,潔如白璧,甚至有些還要更勝三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實際操作。
“竹子山中可是不缺,多之又多,原來此物竟是還可以用于造紙”
那些破破爛爛的東西,湊湊絕對能有,但是如果大規模顯然也不夠多,但是竹子,益州最不缺的可就是竹子
此時此刻,作為抄錄方鏡之語的書吏握著的筆桿子,在那一瞬間都緊握住了幾分,生怕有一個字抄錯了。
諸葛亮亦是目光直直地看向那方鏡,此乃利國利民的大事,絕不可出什么差錯。
而像是諸葛亮這般的也不在少數。
甚至此刻即便是少有開口的劉巴都心中不由得悸動不已,“石灰,竹簾,外墻”
的確,他聽見了主公和諸葛孔明所言的改良,但是歸根結底有些東西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是眼下那卻是真的朝著那個方向而去
若是真的能夠輕薄方便、造出來簡單又容易而且易于保存,甚至能到留存千年的地步,怕是竹簡等物什,也要為之靠后。
建業亦是大動,事情當前,魯肅第一個開口道,“天授此等紙張于主公,實乃江東之幸”
“的確,若非如此,只有三地才有”甘寧亦是道,“必定是蒼天所認”
“主公日后當有乾坤之力,馳騁四方”孫皎緊隨其后。
“好生記下,不,多記幾份,半點不可有誤”孫權亦是道,紙張這種東西大家都用過,但是這種紙張,哪里有人用過
即便是傳聞中的千金難換的左伯紙,也不能與之相比
后世之物,他們雖然所期所盼,但是真說是這東西可能拿到手,那就是一回事了
潔如白璧,甚至更勝一籌
而在許昌那更是炸了鍋一般,眾所周知,許昌才子可是一抓一大把,同樣沉迷于書法的,或者書法大家的,那更是多之又多。
這種東西放在這里,尤其是那上面還有提筆寫字的畫面,別管這東西到底是貴重與否,事情當前都有無數人想要得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鐘繇望著那方鏡之上的紙張,“若我真能得之,此生無憾矣”
“此物若是真的能夠改良至此,確能有益天下人。”
不過有價格低廉易于生產的,也有那等綿韌潤柔,號稱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宣紙,以青檀皮、沙田稻草、獼猴桃藤、山泉水等日曬雨淋甚至可到數年之久的宣紙。
這個好
在那一瞬間,甚至曹操都心動了。
鐘繇甚至當即開口道,“主公我舉薦一人,定能成此大事”
“何人”
“東萊左子邑”
“你舉薦的原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