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如果活著,首先諸葛亮等人那個時候不會匆忙入川,諸葛亮作為一個幾乎一過來就被劉備托付大權的人,大抵是不會一直留在荊州的,但是其他將領如張飛、趙云等人,或許會有人留在荊州,在日后呂蒙帶兵偷襲荊州的時候,產生阻力,保下幾座城池,讓關羽有些后路,而不是敗走麥城,最終死在進川的路上。
作為來出使聯合兩家,拉進關系之人,原本的氛圍就好不了多久,眼下被方鏡張口就直接挑明,這氛圍就更加微妙了。
事情當前,諸葛瑾到底收回了看向諸葛亮的目光。
如果他在建業的話,此刻是不會有什么想法的。
但問題是,他現在是在成都。
周圍全都是劉備麾下,雖然早在這話的一開始,他就隱約有些猜測,或許絕對會提及江東的事情,但是就眼下這種情況,伴隨著方鏡的話,被一大堆目光穿透的成他了。
也就是二弟在這邊任職,而且地位極高,陰陽怪氣絕對少不了。
不過也就算是有二弟在旁,此時此刻,仍舊攔不住眾人的目光。
尤其是張飛那邊。
事情當前,氛圍那怎么看怎么都怪異。
至于諸葛亮,此刻也說不了什么,畢竟大哥雖然是至親,但是也到底是孫權麾下,平常好說,但是就眼下這種局面諸葛亮也知道,公私自然要分明,不能混為一談。
尤其是他還非常清楚,這都是因為他的緣故收斂再收斂了。
所以,大哥你自己撐著點,眼神算得了什么,又捅不了刀子,不重要,不重要。
而對于諸葛瑾來說,那就是看著自家二弟那支持的目光后,然后毅然決然地往邊上走了一步,更進一步地把阿斗給遮住了。
“”諸葛瑾。
而就眼下的情況,到底還是劉備輕咳一聲,讓眾人收了目光。
至于阿斗那邊,劉備見眼下這阿斗被擋得嚴嚴實實的,到底還是收了目光。
退一步講,假如一切照舊,但是在夷陵之戰的時候,也必定是跟著劉備一起去了,不至于讓劉備身邊幾乎沒有什么謀士的地步。
“沒有謀士”作為和主公恨不得不見都如故,見了更是非常投機的法正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劉備在那一瞬間門也感覺到了不對,不等劉備開口,法正直接張口就是一句話,“我死了”
“孝直”劉備趕忙打斷,“莫要咒自己”
“無妨,主公不必擔心,我也就是一猜,也說不定是在成都有什么大事耽擱了。”說著法正不等劉備松口氣,就繼續道,“孔明是要鎮守成都,我能有什么大事天大的事,能比這件事重要”
不等法正繼續朝著最差的方向想,劉備就已經趕忙道,“說不得是那個時候有疾,以至如此。”
所以,孝直你可比瞎想了
聞言,法正點了點頭,倒是也認可了,“倒也對,不過應該是重病。”
否則但凡能抬腿,他絕對要跟著去。
“”劉備。
你可閉嘴吧。
要是你們都走了,我日子還過不過了
不過想到這里,劉備意識到就那方鏡中的情況
好像真的不打日子就過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