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就魏延這么抗命,其他人自然是不同意的。
更別提魏延平常的時候,那就瘋狂得罪人,三國志明確記載,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很巧,楊儀就是回蜀漢的先頭部隊。
就算是沒事這都針鋒相對呢,更別提如今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了。
對此,楊儀充分落實諸葛亮的命令,想不退,想繼續打,門都沒有
當然,對于這件事,諸葛亮有沒有預料到呢
還別說,諸葛亮真的知道魏延是這么個人,所以殿后都安排了倆,一個是魏延一個是姜維,并且下令,如果魏延不回去,大家也別管他,愛回不回,姜維該斷后繼續斷后,就當沒魏延這么個人得了,等他自己什么時候想明白了,或者打輸了,自己就回去了。
對于魏延那別說殿后了,就算是打頭陣回成都那都是不行的,總之一句話他要繼續北伐諸葛亮死了他還在
可以說,每次北伐的時候鑒于諸葛亮不讓他帶兵打長安,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的情況下,諸葛亮死了,眼下又是老對手楊儀主帶大軍,如今還要撤退,徹底點燃了魏延。
不僅僅自己不回去,你們別想回去。魏延作為諸葛亮遺命斷后之人,他的確是去斷后了,只不過是另一個斷后,斷自家的后路,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劉備在聞言那種無力感更深了,而且這種無力感還是極為難以描述的那種。
斷后斷到斷自家后路,還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而且究其原因,還是為了不退北伐,繼續匡扶漢室,以防旁人歸去,試圖背水一戰。
諸葛亮的面色那也極為復雜,他對于魏延有些了解,但是也真的沒有太多的了解。
他也不會指揮魏延,更多地是主公帶著魏延出兵,時至今日,也算是戰功卓著。
如今又去鎮守漢川了,了解自然就更加沒有那么多了。
事情當前,諸葛亮不由得道,“主公,文長守漢川,挺好的。”
能力強,是個將才,足夠忠心,絕對不會出現類似于糜芳的那種事。
作為漢中之首,地方上倒也沒人能比他高了,挺好的。
至于其他的
諸葛亮到底還是嘆了口氣,就文長這個樣子
有些似曾相識。
許昌,曹操看著這畫面的一幕,“倒是有幾分像云長。”
雖然是有點像,但是云長雖然得罪人,但是真沒有得罪這么多人,徐晃在心下道。
傲上而不欺下,絕大多數也是在士大夫那邊,在同僚之間,云長也是看軍功為人,其實也可以相處得不錯。